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国际新闻·焦点
3  4  
PDF 版
· 欧洲议会选举中右翼大胜
· 布朗顶不住了
· 瑞典“盗版党”赢得欧洲议会席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两场选举均遭惨败 改组内阁难脱窘境
布朗顶不住了
  为挽回执政党工党在“报销门”事件曝光后一落千丈的威信、重振自己的领导地位,英国首相布朗5日对内阁进行了改组。然而,随着改组结果浮出水面,英国政局似乎愈加动荡——布朗决意要“牺牲掉”的财政大臣达林出人意料地保住了职位,这似乎昭示着布朗对内阁失去控制;而部分工党议员和反对党要求布朗下台,则使英国政局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可见,布朗改组内阁后依然没有摆脱窘境。

  “丑闻连续剧”

  让威信大跌

  英国一直为自己的制度自豪,英国的议会也自诩为“议会之母”,但此次被英国媒体披露出来的议员报销丑闻却令外界对英国制度的缺陷有了不同认识。

  这桩丑闻首先是由英国《每日电讯报》于5月7日揭露出来的。报纸上连续一个多星期刊登的“丑闻连续剧”列出了至少80名议员的报销单据,这些报销项目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甚至令人瞠目结舌。

  试图“捂盖子”的英国议会下院议长迈克尔·马丁5月19日也成了报销丑闻的众矢之的,成为英国议会历史上第二个被赶下台的议长。

  这场发端于工党议员的报销风波在议会中“拔出萝卜带出泥”,不到3天,保守党议员的类似问题也见诸报端。

  如此众多议员在金钱面前站不稳脚跟,让人不得不对英国一些立法者的道德水准产生怀疑。

  “报销门”事件曝光后,布朗因在处理过程中不够主动,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据报道,工党支持率在22年中首次落后于第二大反对党——自由民主党,排名第三。面对这样的形势,布朗不得不进行内阁改组。

  内阁改组

  未体现出新意

  工党在议员报销丑闻曝光后面临着清理内部门户的压力,但布朗的内阁改组并未体现出新意。

  在工党内部,布朗上台后一直面临着掌控政府能力的测试。他于2007年6月入主首相府后,先后与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他本人任命的外交大臣米利班德,以及接替他担任财政大臣的达林发生过纷争,结果都是糊里糊涂地不了了之。一次次较量使布朗在党内的威信每况愈下。

  由于报销丑闻被曝光,英国曾盛传布朗决意要撤换权力仅在首相之下的财政大臣达林,但5日改组的结果是:达林依然“稳坐钓鱼台”,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也依然是米利班德。

  5日的内阁重组被广泛理解为布朗重新树立自己在政府中权威的重要举措。这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改组让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布朗的“内部门户清理”是又一次工党内部的激烈争斗。改组结果显示,布朗要指挥得动内阁班子确有难度。

  一位内阁大臣日前警告,布朗将于7日开始改组各部门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未来几天政府官员辞职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两场选举

  遭遇空前挑战

  布朗不仅在内阁调整中遭遇困难,在英格兰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4日,在英格兰地方选举中,工党惨败。5日下午,布朗在内阁重组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认工党在英格兰地方选举中失败。

  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据《泰晤士报》8日报道,被英媒体称“有纳粹性质”的英国民族党在7日的欧洲议会选举中首次获得了两个席位,工党因此蒙羞。选举结果将加剧布朗的领导危机并可能促使更多的大臣辞职。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英国内阁重组算不上成功,加上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经济形势和200万人的失业大军,布朗要找回选民的信任难度很大。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国际新闻·焦点 B0008 布朗顶不住了 2009-6-9 48257178002CE175482575CF0046C7DA[A1-新华社记者≈B1-郭云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