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杭州新闻·热线
3  4  
PDF 版
· 工地地下水排进雨水管
闻涛路积水过膝
· 吊扇从天而降
险些割了她的右眼
· 雨啊,你怎么还不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余杭一工艺品厂仓库大火,25辆消防车先后赶到现场
虽无人员伤亡,但这场大火让人们很心痛。迟迟不愿回家的工人现场祈愿:

雨啊,你怎么还不来
本报通讯员 王峰 本报记者 娄炜栋
  昨天下午4点半左右,杭州余杭区崇贤镇的佑骏工艺品有限公司一幢6层高的仓库楼起火,由于仓库里大多堆放着极易燃烧的手套等纺织品,这场火足足烧了7个小时,直到晚上10点半,明火才被控制,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窗户里,一团团火球在翻滚

  记者赶往崇贤镇时,天已经有点暗了。车子刚上绕城高速没多久,我们就看见左侧天空中一片浓浓的黑烟,顺着黑烟望去,远处的一排房子蹿着火光。

  下了高速绕了很大一圈,我们的车子边经常有消防警车呼啸而过,空气中除了闻到焦味,还充满了紧张。

  在离现场很远的路口,交通就被管制,因为不断有增援的消防车赶到。

  着火的仓库是一幢6层的房子,在工厂的中间位置。记者到的时候,4层5层的15间仓库基本都烧着了,尤其是西边的几间,火势特别大,窗户里滚着一团团火球,不断有玻璃类的东西爆裂,厂区边没有路灯,大火映红了整个厂区。

  记者站在隔壁的厂区采访,离着火的楼房大概有100多米远,不一会脸上就被烤得发烫。

  大家盼着能来一场及时雨

  厂门外,站满了围观的村民,脸上都带着惊恐。记者发现厂门口的石阶上还坐着不少穿制服的人,有些焦急地望着着火的仓库,有些愁眉苦脸地侧着头,一问,原来都是“佑骏”的工人。

  “这是我们的厂啊,总要看它被救灭了再走。”一位不愿说出姓名的女工说,着火后,工厂立刻清点了工人,发现没有人被困,就把所有工人转移出了着火现场。天渐渐黑了,原本很多人都要赶回家去,但是大家都没走,静静地坐在外面,很多人连饭都没吃,希望火能早点灭了。

  “虽然我们不是老板,但是我们也心痛的,每天在那里干活,我们也有感情的。”边上的另一个女工插了一句,她刚刚给家人打完电话,说要迟点回去。

  晚上8点多,起风了。人群中不少人说: “不是说有阵雨么,怎么还不下,要是早点下就好了。”

  晚上9点,还有消防车赶去增援

  具体什么原因起火的,记者在现场无法得知,只是听一些工人在议论:昨天下午4点半左右,4楼靠近东边的一间仓库起火,火势不大,据说被几个工人扑灭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后来火又大了起来,仓库里都是易燃的棉纺产品,见火就烧,“第一辆赶来的消防车根本控制不了火势,火很快就上来了。”

  大火从4楼烧到了5楼,从东边的几间开始蔓延到了西边,消防车一辆接着一辆赶到现场,几条水龙齐刷刷地喷向仓库,但火实在太大,大火从4点半一直烧,当晚上9点记者离开现场时,大火还在继续。幸亏火势已在消防官兵的水炮下控制住了。

  一位崇贤镇的市民告诉记者,这算是近几年,崇贤镇上最大的一起火灾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火,好在人都没事。

  晚上9点多,消防车还在补充增援,一辆写着“消防餐饮保障车”的卡车也赶到了现场,一位消防官兵告诉记者,这次火持续比较长,很多消防员还没顾得上吃晚饭,所以只好把饭送到了现场。

  晚上10点半,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明火已经控制,灭火接近收尾,到那时为止,已经有6个消防中队25辆消防车赶到了现场。

  火灾具体原因及进一步的情况,还有待消防部门调查。

  本报通讯员 王峰 本报记者 娄炜栋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热线 A0004 雨啊,你怎么还不来 本报通讯员 王峰 本报记者 娄炜栋 2009-6-9 48257178002CE175482575CF00524568[A1-葛晓娟≈B1-葛晓娟];钱江晚报a00042009-06-0900020;钱江晚报a00042009-06-0900021;钱江晚报a00042009-06-0900022;钱江晚报a00042009-06-09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