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文物专家巅峰对话之际,本报读者走进良渚现场,零距离接触史前文明一脚下去,五千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文物专家巅峰对话之际,本报读者走进良渚现场,零距离接触史前文明一脚下去,五千年
本报记者 屠悦 徐洁 摄影 王颖 魏志阳
  今天开始,由国家文物局、杭州市政府主办,余杭区政府、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 将在良渚镇举行。作为国内高规格的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两天的会议时间里,专家学者们将就 “大遗址保护”进行一系列的巅峰对话。而这场交流的成果,可以看作是13日“文化遗产日”到来前递交的一份答卷。本报热线征集的35位读者昨天在良渚现场了解我们身边的“遗址”是怎样保护的。

  昨天是个阴天,但本报35名读者的心情却是很灿烂。对于良渚文化,这个曾经影响过大半个中国的史前文明,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认识和了解。 “你以前去过良渚博物院吗?”“听说那个古城墙很大咧!”本来约好了中午12点半集合,很多读者12点就到了报社。三两成群,互相聊着,对于下午的良渚之行很是期待。王仲伟特意跟同事换了班,陪母亲过来。“老祖宗的东西,我们不能忘呦。以前经常听别人说良渚那里挖了很多宝贝出来,就想亲自去良渚看看,机会难得。”王仲伟的妈妈拍着儿子的手,告诉记者,当时一看到报纸登的征集令,就让儿子赶紧报名。

  下午一点半,一车人到达良渚博物院。别看队伍里有一些大伯大妈,心急的他们比记者赶得还快。不一会儿,漂亮的讲解员就被大家团团围住。可能大多读者都是第一次去良渚博物院,脑袋里有N多问号,纷纷抛向良渚博物院的讲解员郑佳。“良渚到底有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这里有什么特别的文物宝贝?”“良渚文化那么大的概念,跟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啊?”……面对这些个问号,郑佳微笑着,戴上了耳麦话筒,示意着大伙跟着她观看展览:“大家都能在博物院里找到自己要的答案。”

  玉琮、玉串、漆杯、黑陶罐……面对这些最能代表良渚文明的文物,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仔细瞧。特别是一刻纹玉璧,上面精美的雕刻让大家赞叹不已,也很疑惑:是怎么雕刻出来?用的什么工具?

  在参观过程中,大家对仿制古村落最感兴趣。逼真的情景再现让很多人感慨万分。一边是古代男人辛勤耕种田地时的景象,还有鸭子在水中惬意“游”着;一边是古代女人家中织布的样子,橱窗里还展示了古代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60多岁的陈娣梅对织布很有感触,她说以前做知青下放农村时就织过布。“也是这个样子的嘛,不过良渚古人是放在腿上的,布的长度也就一腿长,我们肯定是先进多了。但是基本也是从那时演变过来的。”

  “这是个‘鳄鱼牌’的杯子,是从良渚葡萄畈遗址发掘出来的。”讲解员把大家从仿制村落吸引到了陈列窗前。他说,当年在发掘古城墙外的护城河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很多碎陶片,都是良渚文化晚期的。讲解员指着橱窗里的陶罐,解释:“良渚古人大多生活在河边,他们当时也没有多少环保意识,陶罐坏了,就往护城河里一扔,成了垃圾。”读者们听得个个两眼发光,恨不得马上跳进护城河也去淘些漂亮的宝贝。

  在古城遗址参观时,40—60多米厚的城墙基着实让大伙倒吸一口气。一块块大石头无规则地排列在一起,石头上还有黄土夯实。对于这处敞开的古遗址,大家看起来很“不放心”。“这些石头不会被人拿走?雨水会不会破坏黄土夯实……”这一组问题毫不客气地从大伙嘴里蹦出来。讲解员解释,平时这里都有专人看管,石头不会随随便便被搬走。这边正说着,那边传来一声惊叫。原来是有个年轻的读者差点被挤到城墙基边上,立刻遭来其他队员的“批评教育”。“你小心踩在文物上啦!快过来!”这个无辜的小伙子一抬头,还满脸的幸福:“这一脚下去,我就跨过了五千年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文物专家巅峰对话之际,本报读者走进良渚现场,零距离接触史前文明一脚下去,五千年 本报记者 屠悦 徐洁 摄影 王颖 魏志阳 2009-6-11 钱江晚报d00012009-06-1100012;钱江晚报d00012009-06-11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