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杭州新闻·考试
3  4  
PDF 版
· 我们关注中考“三明治”压力
· 23日,高考成绩揭晓
24日,网上填志愿开始
· 高校招生现场咨询陆续登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踢掉高考书包,从明天起
我们关注中考“三明治”压力
征集应届中考生父母现写中考作文,请致电本报96068报名
本报记者 徐澜
  六月高考应声结束,填志愿的难关还在后头,杭城中考明天悠悠登场,社会关注度不像高考这样热了,但坦率地说,中考生压力也不小——让我们一起关注中考“三明治”现象!

  同样是90后考生,18岁的高考生已经能做到淡定赴考,一颗红心,N种准备。但十四五岁的中考生既叛逆又懵懂,班上后三分之一同学提前自主招生去了职高,尘埃落定;前三分之一冲重高,就看明天他们正常发挥了;中间三分之一呢,使劲想往重高挤,但三四百分的考分不上不下,挤压在中间,读职高不甘心,去普高摇摇晃晃,好难受!最心焦的就是这批家长。

  为何说中考的压力不比高考小?首先压力往往来自未知,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培养兴趣爱好正当时,家长期望值很高(注意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身上,也会把自己未竟的职业理想转压到孩子肩膀上),家长都这么鼓励孩子:“跳一跳,够够看!”

  第二,压力来自中考是学业的分水岭,一半的人去上职高,一半的人准备考大学。杭州现有普高29所,每年初中毕业生2万到2.2万人,8所一级重高每年招生近5000人,能进前三所重高的学生,今年只有1728人。也就是说1万多名上职高(今年职高自主招生已扩招),近5000人考上前8所(俗称一级重高),还会有5000多人要到长征、夏衍等二级三级重高,东方、西子实验等民办高中去就学。这样的分水岭可能在中考成绩排名表上就表现为二三十分之差!真是分分要计较。

  第三,中考过后继续升学的心愿非常普遍,不像高考后有出国留学、就业、自考、成人高考等多种出口,中考生如果考砸了,升学的出口就堵住了,家长不太会让十五六岁的孩子出去谋生,希望升学的途径多样化,但现状不容乐观。

  考试是为了什么?为一个好的谋生手段,谋生是为了什么?为了做人开心!我们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共同出主意化解“三明治”压力——三四百分的考生怎么办?如果你是过来人,你是班主任老师,你是家长,请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6068,告诉我们你的减压出口——孩子,开开心心就好!

  在找到热心人的建言前,明天,我们不如唱着杰伦的歌开心迎考——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

  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请你打开电视看看

  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

  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

  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

  明天写中考作文,家长上!

  明天上午考语文,中考作文又是社会关心的话题。今年我们请打工一族来写高考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正好写到这些离乡打工的同龄人心坎上去了,他们少了矫情,多了生活感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录家乡父老、记录打工途中的真情瞬间,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能上大学,但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他们的文学水平因真情而升华,肯定不会比高考生差!

  明天的中考作文,我们约请应届中考生家长自告奋勇报名参赛,通过本报96068留下报名电话后,我们会一一通知入选家长明天下午来报社当场考试,和场内的孩子比比看——说说别人容易,自己写写还不一定写得过孩子呢。但你要骄傲地说:“孩子,爸爸和你一起在拼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考试 A0015 我们关注中考“三明治”压力 本报记者 徐澜 2009-6-12 48257178002CE175482575D2002019BC[A5-的≈B1-兰杨萍];钱江晚报a00152009-06-1200020;钱江晚报a00152009-06-12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