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人文·文娱
3  4  
PDF 版
· 昨日杭州 承载着中华文明积淀
· 最爱中医把脉
· 遗产节开幕式跳的这些舞蹈
不了解民俗就看不懂里头的门道
· 花样百出的织绣展,好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遗产节开幕式跳的这些舞蹈
不了解民俗就看不懂里头的门道

  本报讯 钱江新城市民广场,第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午在这里开幕,因为烈日炎炎,开幕式一些颁奖议程改期了,但喜庆的广场歌舞,还是照唱照跳。

  昨天的舞蹈都有来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而且在全国传统舞蹈大赛上全部获了金奖。歌舞看起来很热闹,很稀奇。宁波的“九龙庆丰收”舞蹈,龙嘴还会喷出烟火。

  苗族锦鸡舞

  一身都是神鸟标志

  苗族姑娘一亮相就是独特的,亮闪闪的银饰是标志性印记。昨天这银饰很有讲究,头上六只鸡,胸前项圈是一条龙与鸡,脚上鞋子是鸡,背后装饰上刻的还是鸡。跳舞的姑娘说,这个鸡在当地很有来头,锦鸡是当地吉祥物,传说当地人迁徙的时候,是锦鸡帮助当地人找到小米的种子,它就成为了神鸟。

  姑娘身上的衣裙模仿的就是锦鸡造型,超短百褶裙外系着彩带,颜色靓,裙子底端还缀有白色羽毛。彩带只在身后,象征着锦鸡绚烂的尾部,裸露的大腿代表着活力。跳舞的姑娘说,这是先人们为方便劳作。男人身上穿的衣服叫百鸟衣,绣着鸟的正面侧面背面,不同形状。现场贵州丹寨县锦鸡艺术团团长杨长沙讲解,这个“锦鸡舞”,苗家孩子会走路就开始学着跳。过节时,老老少少都跳,现在还是苗族中小学生的课间操。

  遂昌茶灯舞

  不舞茶篮舞花篮

  浙江遂昌县非遗保护中心演出的《茶灯舞》,姑娘穿着就没有苗家那么有特色,传统民族舞里的纱衣,一看就有江南风味。但奇怪的是,姑娘们跳舞时,手中舞的不是采茶篮,而是插着一朵朵花的花篮。也是现场一位跳舞的姑娘告诉记者,采茶大多在三月天,那个时候茶山上已经开了很多野花,比如映山红啦迎春花啦,采茶姑娘们采完茶,因为爱美,下山时就采些野花插在茶篮上,和女伴一起斗花跳舞唱歌,于是有了后来的《茶灯舞》,这篮子就是花篮了。

  大鼓橛子小腊花

  绢花带在头顶上

  来自安徽的舞蹈《大鼓橛子小腊花》,舞蹈队最吸引人的打扮,是女孩头上人人顶一朵绢花,和传统戏曲里,白素贞水淹金山后逃到断桥时的打扮很像,只是白素贞头上顶白花,这些安徽姑娘头上的花是大红的,喜气洋洋。舞蹈队领队解释,“腊花”,意为腊月里开的花,是十分美丽的名字,这些女孩子都代表着“腊花”,男孩就是“鼓架子”。在清末,淮河流域的农民祖祖辈辈、男女老少都耍这个舞蹈,每个乡镇至少有两个以上舞蹈班子。

  长兴百叶龙

  跳出一个美丽传说

  浙江长兴的舞蹈《百叶龙》,源自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长兴的天平村有个荷塘,每年到夏天,塘里碧绿的荷叶盖满水面,粉红色的荷花开满池塘,蜻蜓、蝴蝶在塘面上飞来飞去。百叶和荷花是住在荷塘边的两口子,相亲相爱,但他们的儿子腋下有龙鳞,后来化作小龙腾空而起。每逢干旱,小龙就为那里的乡亲播雨。村民为感激小龙,就从池塘中采来荷花,精心制作了一条龙,称为百叶龙。这个舞蹈就讲述了百叶龙诞生的故事,湖水荡漾、荷叶飘逸、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双龙嬉戏、龙变荷花等舞蹈动作,不知道这个故事很难看懂。

  本报记者 王玲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A0008 遗产节开幕式跳的这些舞蹈
不了解民俗就看不懂里头的门道
2009-6-14 48257178002CE175482575D4003DF6E0[A1-叶涵≈B1-叶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