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人文·文娱
3  4  
PDF 版
· 林依晨 来杭州尽使“坏”
· 散发贵族气息的南宋拉绒棉毯
· 子承父志,他爱收藏“十里红妆”
· 良渚很可能有我国最早的宫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做客浙江在线时透露——
良渚很可能有我国最早的宫殿
本报记者 屠悦
  昨天是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就在前两天,良渚国家遗址公园宣布建立,《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共识》在“良渚论坛”上经思路交锋后达成。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更是在遗产日来临前充分肯定浙江良渚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这让良渚和陕西秦兵马俑挖掘一样成为网民争相点击的热点话题。

  昨天,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浙江省良渚遗址申遗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严文明,余杭区区长、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主任姜军,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做客浙江在线,就良渚遗址保护问题跟网友开展了一系列互动。

  良渚“很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宫殿”

  “很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宫殿!”1996年,面对良渚莫角山这个长方形土台上精心夯筑的地基、成排的柱洞,严文明在《良渚随笔》中兴奋地留下一笔。当年良渚古城的发现,让这位一向严谨的老考古人不再吝惜言语,给出了高度评价:“这样的古城,在同一个时期里面是第一个,没有发现第二个。”昨天,当网友提出想听听严文明有关良渚遗址的几次考察时,他笑言:“良渚遗址发现的每一次高潮都让我赶上了,很荣幸。”

  严文明到过良渚遗址很多次,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1986年,在瑶山发现祭坛。“当年12月份扩建国道,发现施工的地方有大量火烧的遗址,还发现了很多被火烧过的土坯。当时有土坯可不简单。那么这是个什么地方?后来发现是个人工铸成的土方台,有700米长,750米宽,高8米。”严文明说,经过考证,证实了是个祭坛。“这说明瑶山是个规格很高的墓地。良渚有这么大高规格的墓地、祭坛,当时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全世界,可以说是中外都轰动了。”

  而对于1996年莫角山古城墙的发现,严文明告诉网友,那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加上反山、瑶山等,整个良渚古城就出来了。它的中心就是莫角山,外面有一个城,再外面有一个135处的遗址点,包括很多的村落、手工业作坊,还有港口、码头,还有各式各样的房子,所以是很热闹的一个都城级的区域。”

  很多网友对考古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觉得很神秘。甚至有网友“鬼吹灯”留言:“现在考古类小说也很多,考古学家的工作是不是很刺激?”

  对此,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也表示很能理解:“我看了现在一些书籍里面,对我们考古学家的形象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印度安纳琼斯类型,非常刺激,也非常传奇;还有一种类型就是认为考古学家本身就是一个老古董,拿个放大镜,整天在琢磨一些事情。

  实际上真实的考古虽然比较平淡,但是也有一些创新,考古实际上是一种人生态度。”

  什么时候能去良渚遗址公园玩

  良渚国家遗址公园,25平方公里的宏大蓝图展现在眼前,网友最关心的自然是什么时候能去良渚国家遗址公园看看。

  “我们不急于动手,成熟以后才能实施。”余杭区区长、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主任姜军回答网友的提问。“良渚大遗址公园主要是针对目前的良渚遗址来展开,设计出来的方案也请了专家进行审核和论证,我们下一步对方案进一步深化,方案审核以后,还要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其中会牵涉到很多问题。”

  网友“ING”留言:“良渚遗址的面积应该算是非常广,中心区域涉及到良渚镇和瓶窑镇两个乡镇,以及多个村庄,政府怎么解决?”对于这个尖锐的问题,姜军表示事先必须要经过勘探,如果没有问题才能建设,风貌的协调都有一系列的要求。“良渚遗址保护有核心区42平方公里,然后还有协调区。在核心区里只能拆,不能兴建。对村民,我们是异地迁移,但是迁移中要勘探适不适合村民的村庄、道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良渚遗址公园的未来,姜军很有信心,他以良渚博物院为例:良渚博物院的建设投了1个多亿,但现在有这么多老百姓来参观良渚博物院。“去年10月份建成开放,不到一年时间,接待的游客超过了30万。”

  对此,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也深有体会:“普通的观众到我们博物院来,不说他出去就变成良渚文化方面的专家,至少知道良渚文化和梁祝文化是有所区别。”

  这会是杭州的“庞贝古城”吗

  昨天,有网友问专家和官员们:“你们想把这个国家级的遗址公园建成什么样?良渚会不会成为位于杭州的‘庞贝古城’?”

  “庞贝古城”四个字让电脑前这三位与良渚息息相关的人会心一笑,因为前一天,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就曾提到:遗址公园的建设要为未来的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预留充分的空间,避免为追求一时尽善尽美的效果,进行不当建设而妨碍甚至中断了未来的考古进程。当时很多与会专家就认为,这个想法很“世界”,因为意大利庞贝古城的考古发掘自1748年起已经历了两个世纪,至今也只对公众开放了三分之一。

  作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考察了良渚遗址环境整治和良渚古城墙遗址挖掘现场后,也充分肯定了良渚遗址的保护工作,认为用建设遗址公园推动保护的探索实践是成功的。他说,良渚遗址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虽然还没有通过正式审批,但是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践,已经得到了各方的认同,趋于成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A0009 良渚很可能有我国最早的宫殿 本报记者 屠悦 2009-6-14 钱江晚报a00092009-06-1400015;钱江晚报a00092009-06-1400014;钱江晚报a00092009-06-1400024;钱江晚报a00092009-06-14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