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好奇心是灵长类动物的天性,猴子如此,人类更不必说了。而违背人类天性,算不算“违科学”呢?所以,当江苏、上海等省市纷纷说不再炒作“状元”,广东也讲明年不再公布“状元”之时——我,作为一只灵长类动物,非常熟悉自身的天性,顿时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这不是更吊人胃口吗?”
说句老实话,热热闹闹的高考确实是“好戏连台”,能给我们枯燥的生活平添春色。每年高考之后,哪怕仅仅出于社交礼貌的需要,我们也会询问身边的某位考生家长:“分数下来了,你孩子考得怎么样?”“准备填报哪所大学?”“打算选择什么专业?”诸如此类。否则,就显得不近人情,不懂得关心别人。反过来说,那些高兴的或悲伤的家长,也非常乐意向我们倾诉,把有关高考的信息灌给我们——谁叫我们是社会化动物呢?
对于“高考状元”的好奇,更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有几个人拒绝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今年全省、全市、全县……考得最好的那个小孩是谁?”“是不是在我们市?”“是不是在我们县?”“是不是我同事的小孩?”“是不是我家那小子?”……你看,这一连串的问题,制造了层层悬念,总能牵连到你本人,刺激起你的知晓欲。因而,除非始终对高考漠不关心,否则,一旦沉浸入高考这部“肥皂剧”,你就再也按捺不住好奇,总想得到一连串的答案。
比如江苏省,今年号称“一反常态”,取消了高考状元排名,有人就傻乎乎为它叫好。停!先别急着鼓掌,莫忘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有“群众的好奇心是强烈的”。赶紧去门户网站上看一眼,鼓了掌的人一定会傻眼——江苏省的文理科状元,今年照样是“榜上有名”!这就是现实,无论你如何想方设法隐藏“状元”,却挡不住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唉,我们天生就是灵长类动物,而不是小蜗牛或小蜜蜂,好奇心真是没得救。
仿佛是宿命,官方不公布“高考状元”,只会激发“寻找状元”——一场“真人版群体游戏”。你将看见,在学校,在街坊,在网络上,在电话中……强烈的好奇心,铺下了天罗地网,推动人们集体参与“寻找状元”,场面无比的波澜壮阔。并且,过程越是困难重重,就会越显得妙趣横生,更让人欲罢不能,而有幸查出一两条线索的人,也一定能从中得到更多乐趣。结果呢,在这种全民好奇的氛围下,还想让知情者保守“秘密”,恐怕才真是“难于上青天”。
可见,天性使然,非人力所能为。毕竟,关于炒作“状元”的所谓危害,绝非三言两语说得清,理由也非每个人都赞同,脆弱得像一个空蛋壳,挡不住那么多好奇。于是,“高考无状元”,就如同“天下无贼”,只能是一种“幻想”。
当然,有一种情况可以让高考无状元。那就是,高考只成了一场普通的考试,不决定你读哪所大学,不决定你今后的命运。不过这一天,现在看来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