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
3  4  
PDF 版
· 我们能在世博会上展现“杭州味”
· 低调的“彩凤鸣岐”七弦琴,其实很拉风
· 小区居民
忙着“盖楼”和留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
低调的“彩凤鸣岐”七弦琴,其实很拉风
  本报讯 雷威是谁?雷威是个唐代的“琴神”。这不是说他弹得好,而是造琴高手。所谓“高人”,自有独到之处。传说雷威常在北风呼呼的漫雪天,先把自己灌一通,酒酣时跑到深山老林。狂风震树,他听树的发声而选良材。浙博“十大镇馆之宝”的候选——“彩凤鸣岐”七弦琴,就是他这么造出来的。

  故事传得很神,但毕竟唐琴离咱老百姓的生活有些距离。“彩凤鸣岐”虽然摆在了展厅入口显眼位置,但大家大多与它擦肩而过。因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想替低调的唐琴拉拉票:“‘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雷威是雷氏中的佼佼者,‘彩凤鸣岐’是雷威的得意杰作啊!”

  “彩凤鸣岐”七弦琴

  (选票编号:30)

  年代:唐

  推荐理由:雷威所造、见于著录的存世唐琴中音质无与伦比的神品。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的地位,是琴界高人苦苦追寻的绝品。“彩凤鸣岐”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更让人称奇的是,音质绝佳,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音质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

  紫檀画桌

  (选票编号:21)

  年代:明

  推荐理由:如此大块的紫檀料及精美雕工尤为珍贵。

  这张紫檀画桌,黑漆面,遍体浮雕螭纹,刀工圆润,花纹奇古。20世纪前期,北京收藏珍贵家具以萧山朱文钧先生家最多且精。该画桌后为朱文钧长子朱家济继承。因朱家济先生调到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故将画桌携至杭州。1969年他病逝后,其子朱传来遵父遗命,将画桌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

  (选票编号:24)

  年代:清

  推荐理由:黄杨木雕鼻祖的传世精品,题材、造型、技艺完美结合的典范。

  《六子戏弥勒》是清末温州地区黄杨木雕鼻祖朱子常的传世精品。现今朱子常的作品传世极少,仅浙博、温州博物馆等收藏有二十余件。这件作品所雕的六个顽童,生动活泼,或鼓腮撅臀冲着弥勒佛吹喇叭,或凑在弥勒佛耳旁说悄悄话,或偷着将弥勒佛的鞋当座椅,或开心得倒地仰天大笑、捶胸顿足,而弥勒佛则笑容可掬,任由孩童嬉闹,显示出豁达与自在。

  本报记者 屠悦

  

  本报读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评选:一、“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候选文物汇展”现场投票;二、登录浙江省博物馆网站(http://www.zhejiangmuseum.com)进行网上投票。评选活动为期1个月(6月13日至7月14日),所有社会公众均可参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D0002 低调的“彩凤鸣岐”七弦琴,其实很拉风 2009-6-30 48257178002CE175482575E4002E24C5[A1-丰峰≈B1-丰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