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读大学 也要让爸爸妈妈活着》后续
本报讯 “我可以同时做一份家教,一份钟点工,没问题的!”昨天,本报《哪怕不读大学,也要让爸爸妈妈活着》(详见本报7月2日A10版)的报道见报后,热线电话一直没有间断过,有为谢婷捐款的,有为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谢婷说,只要时间安排得过来,她可以同时做两份工,以贴补家用。
一笔笔捐款送到病床边
在省肿瘤医院分院的住院病房,记者看到,谢婷妈妈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由于化疗,她只剩下几根稀疏的头发,整个人看上去有气无力。谢婷刚刚给妈妈送饭过来,默默地陪在妈妈身边,偶尔背过身,偷偷抹眼泪。
坚强的女孩感动了很多人。昨天下午2点,谢婷曾就读的四季青中学,有几位老师和同学代表把“一袋一袋”的捐款,送到了谢婷妈妈的病床边。
“这是36000多元钱,里面还有不少硬币,都是谢婷双胞胎弟弟的同学们平时攒的零花钱!”四季青中学的团委书记倪鲁祎说。
这次捐款大家都很踊跃,初三已经考完试毕业了,所以参加捐款的只有2个年级16个班,可是他们都是几百上千地捐,所以很快就捐了36000多元。”
两份工作可以兼职做
除了跑到病房来捐款的,昨天,还有许许多多的热心读者打进96068,想为谢婷提供帮助。
吴山广场一家比萨店的周经理第一个打进热线,愿意为谢婷提供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可以做收银、调制饮料的工作,时薪8元。
还有10多位读者愿意给谢婷提供家教的工作,其中一位许女士告诉记者:“我只是单纯地想给她一些帮助,哪怕她在我家住下我都愿意,就当多养了一个女儿吧。”
听说有好多读者愿意给自己提供工作,谢婷很感动。听了记者转述给她的几种工作,谢婷考虑了一会儿,告诉我们:“我想同时做家教和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把两个时间错开,这样对家里的帮助会多些。”
在这里,谢婷也想通过本报感谢所有给予热心帮助的人,“不管以后的路多么艰难,我会勇敢地走下去!”
本报记者 叶玉跃
本报通讯员 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