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财富·趋势
3  4  
PDF 版
· 上半年销量突破600万辆
· 天量放贷背后的喜与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7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半年新增贷款近7.4万亿,远超年初确定的年度贷款规模
天量放贷背后的喜与忧
据新华社
  据新华社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53万亿元,这是二季度以来月度新增贷款首次超过万亿元,也使得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接近7.4万亿元,远远超过年初确定的5万亿元的年度贷款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6月份信贷再创天量,除了商业银行固有的季末放贷冲动因素外,前期下调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比例,也是重要原因。信贷高速投放对促进经济增长、鼓舞市场信心功不可没,但也应关注信贷高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

  季末放贷冲动

  6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1.53万亿元,仅次于1月份的1.62万亿元和3月份的1.89万亿元。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这与银行季末放贷冲动有关。

  一位熟悉银行内情的人士说,受商业银行季度考核因素影响,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往往成为其冲击业绩的关键时点。“今年以来,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差,各家银行必须把钱大量放出去才能维持赢利水平。信贷资金是上边压,下边抢,谁抢到手就是谁的。各大银行自然希望尽量把钱放出去。”

  此前,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取消对存贷款时点指标的考核,防止商业银行月末、季末贷款“冲规模”现象,表明商业银行季末贷款冲动已经为监管层所关注。

  巨额贷款是否流入股市楼市?

  统计数据显示,在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6月份我国新增存款规模高达20022亿元,较5月份的1.33万亿元增量有大幅攀升。这也使人产生疑问:巨额新增信贷是不是有相当部分又回到了银行体系?

  对此专家表示,如果是企业的活期存款新增较多是正常现象,如果定期存款增速更快,那就说明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不强,信贷高增长并没有起到刺激实体经济的作用。如果是居民储蓄存款增加较多,就说明居民对经济前景、收入预期仍存忧虑,消费意愿不足,将成为实体经济复苏的最大考验。

  市场更大的担忧则在于,如此天量信贷,有多少流向了股市、楼市,进而催生资产泡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企业由于对生产前景不看好,肯定会把部分资金用于非主业投资,其中不排除一些大型企业把信贷资金放入集团“资金池”后投入股市和楼市。

  银监局高层: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分析人士认为,货币信贷的迅猛增长对保增长功不可没,但是也存在诸多风险,包括产能过剩、通货膨胀预期等。因此,在未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不改变的前提下,应对货币政策适时适度作些微调。

  央行8日晚间公告,9日在公开市场发行500亿元的一年期央票,这是央行逾七个月来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此前,央行正回购利率和央票利率双双出现攀升,市场将其视为央行适度回笼资金的信号。

  除了流动性调节,监管部门也提出了加强信贷质量和信贷管理的要求,要求关注信贷投放对经济支持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领域,防止个别企业利用票据贴现套利等造成信贷资金“空转”。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银监局将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关注贷款快速增长过程中风险隐患的积聚和暴露,切实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工作,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趋势 C0004 天量放贷背后的喜与忧 据新华社 2009-7-10 钱江晚报c00042009-07-1000004;钱江晚报c00042009-07-1000005;钱江晚报c00042009-07-1000014;钱江晚报c00042009-07-1000015;钱江晚报c00042009-07-10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