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5版:漩涡

文章导航

郭台铭:
深陷偷税泥淖

  他是两岸三地风头强劲的成功人士; 他经常上八卦新闻头条的风流人物,他年入数亿美元、热心慈善事业,但旗下公司却不断有“血汗工厂”传言——集多种“形象”于一身的台湾第二大富豪、鸿海科技主席郭台铭,近日突如其来地陷入了一场“偷税门”。

  近日,美国三名举报人举报郭台铭及其家族逃税涉嫌偷税,称郭台铭被美国国税局追讨38亿美元收入的税金,补税金额达15亿美元左右。根据美国国税法条例,对逃税者,将按逃税额的140%~280%课以罚款,即有可能被罚30亿美元~100亿美元。

  前周刊记者

  爆出逃税丑闻 

  郭台铭近日麻烦缠身。先是苹果公司委托其代工的第四代iPhone N90样机在产品导入阶段莫名其妙遗失,负责导入的员工不堪审查压力跳楼自杀,很可能导致富士康丢失苹果公司订单。随即网络上又爆出郭台铭被美国国税局追讨逃税税金的消息,总金额更是高达38亿美元。两条消息都对鸿海股价产生重大影响,后者的威力更大。7月21日消息爆出当日,鸿海股价受到重挫,跌破5日均线,终场下跌4元,跌幅达3.48%。

  跟郭台铭有着官司诉讼的台湾壹周刊前记者臧家宜是最先捅出逃税消息,她在博客上大爆内幕,称郭台铭遭到民众检举逃税,被美国国税局追讨的税金总金额达38亿美金,以税率40%计算,补税金额为499.2亿新台币。如果美方认定是恶意逃税,将有可能罚3倍款项,总资产800亿的郭台铭面临破产命运。 

  臧家宜在博客中提到,鸿海美国子公司早在2003年,就曾经遭到美国国税局派遣军队,荷枪实弹搜索查税。检举人提到,郭台铭亡妻林淑如没有申报死亡,在她死亡之后,数据显示还有大量经济活动进行。假如郭台铭真的逃漏税,金额将是台湾地区史上最高。 

  面对一切指控,鸿海矢口否认,强调博客以及讨论区的言论是特定人士自导自演,却没有提到要采取法律行动。7月21日晚,鸿海发言窗口迅速做出回应。措辞相当严厉,否认一切指控,并且强调该消息“一派胡言”,是“特定人士自导自演”,目的是“影响股价”。鸿海回应并非无据。臧家宜爆料选择的时间点相当敏感,该人此前曾涉嫌对郭台铭进行恐吓取财,目前该恐吓案已进入二审阶段,原本7月16日就要宣判,但臧家宜却向法官请假,致使案件迟迟无法终结。

  臧家宜随即召开记者会发表声明,强调所有讯息都是来自美国的律师Paul D.Scott,他是美国专精税法的执业律师,目前在加州执业。臧家宜请鸿海3天内开记者会说明,并且向她道歉,否则将提告。臧家宜表示,她绝无影响股市的心意。另外她也表明,已经掌握林淑如社会安全码,证明该事确凿。而对于不法的事实,她也已向北检提告,鸿海方面则尚未有响应。双方各说各话,事情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

  38亿美元

  逃税的缘起

  美国当地时间7月27日凌晨,向美国国税局举报郭台铭偷漏税的其中一位举报人向媒体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举报资料。该案共有三名举报人,第一举报人具有美国国籍,符合美国国税局关于举报人的身份规定。该举报人透露,美国国税局已经受理此案。

  这些在美国的诉讼案件,现在也由举报人举报到“台北地检署”,称“鸿海科技集团未有达到向股东公布其在美国的数项重大诉讼事宜,涉嫌违反台湾地区的《证券法》”。依据举报人所举报的,“鸿海科技涉有背信、诈欺、违反证交法等刑责”。目前“台北地检署”已对此进行立案。

  根据举报人整理的公开资料,1999~2005年,郭台铭从鸿海拿到的现金部分高达32亿美元,证券部分则有1.95亿股之巨。这两项相加有38亿美元左右。这两项收入成为这次郭台铭美国逃税事件的缘起。

  这或许与郭台铭的隐秘身份相关。举报人所接触到的一位富士康深圳工厂的经理透露,早在1988年郭台铭就已经全家移民美国,而且是作为优先级投资移民美国。举报人提供的资料是,郭台铭拥有美国社会安全保障号码,但是同时具有台湾地区身份证号。举报人还声称,郭台铭家族的其他成员,包括郭已病故的妻子林淑如、女儿郭晓玲、胞弟郭台成和郭台强都拥有美国社会安全号码。

  若果如举报者所言,按照美国税法规定,如果郭氏家族成员拥有美国国籍,或者具有双重国籍,或者拥有在美国的永远居留权,其在全球的收入,就均属美国国税局的征税范围。即使郭氏家族不拥有美国国籍及永久居留权,但“若有源自美国的贸易及任何商业活动的收入”,也属于征税范围。

  鸿海系在美国各地均设有分公司,作为鸿海系的控制人,郭台铭2001~2006年的收入折合美元总计约235万美元。这笔源自美国的贸易及任何商业活动的收入并不多。而这次举报者所举报之巨额逃税事项主要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1999~2005年数据,郭台铭取得的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共计38亿美元左右的收入。一个细节是,鸿海1995到2007年资料显示,郭台铭多次出售所持有的鸿海股票套现,总计5.5亿美元。据台湾媒体报道,郭台铭每年以当时市值出售鸿海股份,出售额跟当年他要交的个税相当。郭声称减持套现是为了交税。由于鸿海股价在150~300新台币的波动,每股市值在面值十倍以上。举报人由此计算认为,郭台铭即便将这些年的5.5亿美元出售证券的收入全交税,也够不上台湾和美国对其38亿美元收入的双重征税。

  跨国或者地区的收入,一般需要被双重征税。除非所在国家和地区间,已经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的协议,为合理避税提供法律空间。所有与美国有协定的国家与地区从A到Z排定,包括中国大陆,但没有中国台湾地区,这就意味着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并没有在个人所得税上有任何“税务协定”,避税也就无从谈起。

  税责难逃

  有可能导致破产

  据悉,此次检举并非只检举郭台铭个人,而是把郭氏家族历年在台湾的所有收入,包括董事酬劳、监事酬劳、股票股利、现金股利、薪资所得等详细列举并加总,总金额近40亿美元。同时,该检举报告也提供了郭氏家族在台湾及美国的房地产资料,甚至包含各地房地产的市值,金额相当可观。

  据悉,美国国税局行动如此迅速,原因有二。一是在美国国税局的记录中,鸿海已经有不良的逃税记录。2003年,鸿海美国子公司曾因员工检举逃税,被美国国税局认定为恶意逃税的刑事案件。鸿海最终以认罪协商了解此案,赔偿金额是3400万美金。 

  二是举报人通过美国公开网站,以郭台铭已过世的前妻林淑如的社会安全码查询时发现,林淑如迄今没有申报死亡,没有死亡纪录,借此逃避遗产税税责。消息人士透露,林淑如在美国的名字是Serena Gou,但美国国税局并不知道Serena Gou就是林淑如。而该社会安全码在2005年3月林淑如去世后,仍有大量经济活动进行。这个惊人事实引起了美国国税局的重视,深入调查后发现属实,因此才会立即成案。

  真相依然扑朔迷离,但可以肯定,郭台铭会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密调查。美国人有句谚语:“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与交税是永恒的。” 美国国税局更是无孔不入,被誉为“美国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政府部门”。

  如果逃税性质及金额被确认,那么摆在郭台铭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按美国国税局核定金额补缴税款,或针对核定金额对美国国税局提起诉讼。一般来说,后者基本不会出现对逃税者有利的结果。因此,如果案件属实,郭台铭很难避免被罚款的命运,若被美国政府认定为恶意逃税,郭还可能被处以3倍的惩罚性赔偿。

  届时,总资产达800亿新台币的郭台铭,很可能面临破产。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漩涡 c0005 郭台铭:
深陷偷税泥淖
据《第一财经日报》 2009-08-03 2 2009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