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航下调机票代理费
票代业生存空间受挤压,机票代理商艰难博弈大牌航空
本报记者 王昉
近期关于机票代理商的生存空间问题,屡有焦点出现。不久前,法荷航决定将机票代理商佣金下调至零,遭到国内多家票代的集体拒售抗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多家航空公司表示下调给票代的佣金,包括汉莎、瑞士航空、全日空、南航等。机票代理商的生存空间明显受到挤压,这种情况下市场将如何转化?
法荷航、汉莎、全日空
多家航空降低代理费
今年4月1日,法国航空公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下称:法荷航),要求全国机票代理人,每张机票向消费者征收50~700元的服务费,同时实行零代理费。
这一通知遭到全国多家机票代理商集体抗议并停售,大举推出同一航线上别的航空公司的替代性航线。例如法航的上海—巴黎航线上,代理商推荐了东方航空、卡塔尔航空、中国国航、国泰-港龙航空、汉莎航空、英国航空6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以替代。
当时携程旅行网有关人士就表示,因法荷航强收50元至700元不等的高额服务费,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携程停售法荷航机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又有数家航空公司表示,将降低给机票代理商的代理费,降幅高的超过50%。
记者昨从几家机票代理商处获悉,他们近期都已收到一叠关于国际航线调低代理费的通知:7月1日起,全日空把代理费从5%下调到3%。7月1日起,南航把国际航线代理费从5%下调到3%。8月1日起,汉莎和瑞士航空将代理费从目前的3%下调至1%……
让国内代理商们更不安的是,这一行动很有可能会导致别的航空公司的跟进。“可能今年,许多外航都会减少代理费用”,昨天,浙江一家机票代理商表示。
双方陷入艰难博弈 代理商处于弱势
对于代理费下降、利润空间受挤压这种现象,上海、浙江一些机票代理商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双方博弈仍将存在。因为在中国的机票销售中,高达80%以上都由代理商销售。
不少国家的航空售票实施零佣金,而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此外轻代理重直销,也是许多航空公司的心愿。
但代理商认为,没有一家航空公司有力量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航空信息。杭州国际旅游票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外航在中国的直销体系不太发达,尤其涉及跨公司中转联运时,消费者选择代理商才能获取更丰富的机票信息。
此外多家票代都表示,“零代理费”不符合中国国情。携程相关负责人认为:民航相关政策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暗扣销售,不得向旅客、货主额外加收服务费”。其次佣金若以服务费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必然会引起消费者强烈抗议和抵制。此外还有众多操作难题,如是否有物价局定价、联程票如何收服务费、退改签如何收取费用等等。
一场关于代理费的博弈必将进行。
在这一场博弈中,许多票代都表达了一种无奈。航空公司给出的佣金逐步下降,高时9%,然后一路从7%、5%,降至3%,乃至零佣金。而许多中小代理商表示无法向航空公司叫板。
博弈的结果或许会这样:中国众多零散的机票代理将出现一轮整合,“大吃小”局面之后,形成国外普遍的销售模式:航空公司直销+大代理商。因为大代理商拥有对航空公司讨价还价的话语权。
消费市场影响初现 部分让利优惠取消了
代理商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又无力向上游的航空公司叫板,那么一定程度必然会把眼光转向下游市场。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已有一些代理商,开始向客人收取小额服务费,或减少优惠打折。
“对于降低代理费,我们眼下只能先考虑取消原先对客人的让利,比如说原先若有5%的代理费,会有2~3%让利给客人,现在就只能先减少这部分让利。最早9%代理费时,让利就更多了。现在一张8000元的机票,让利100元就是极限了。”昨天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