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 一部百花齐放的生活百科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徐洁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徐洁
《红楼梦》伟大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够适应每个时代的潮流。7月17日,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就将播出这部号称史上最贵的电视剧新版《红楼梦》,赶在播出之前,本报读书周刊与频道合作举行了一场红楼看片会,请读者代表先睹为快。
我们的观众遍及各个领域,影视剧评论员,红学爱好者,还有来自心理、企业管理、养生、美食、服饰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眼中的《红楼梦》,就像一部百花齐放的生活百科。
婚恋解读:
通向豪门的路很美很崎岖
解读人:马鸣宇(杭州维情婚姻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
“元妃省亲”这一幕张灯结彩、满目奢华。众人翘首以盼,太监们鼓掌前行,导演将迎接贵妃的气氛营造到极点。这样一个华丽的场面,元妃却在一曲凄婉的《大梦归》中登场了。悲切的曲调和繁华的盛景形成鲜明对比,元春的个人命运和贾府的未来不言而喻。
现在看来,贾元春就是一个嫁入豪门的可悲范例。她一下轿,我就“幻灭”了,心想,难怪她会失宠,长得也太杯具了,不过相信她能进宫选为贵妃,之前一定是个美人胚子,或许是宫中郁闷所致。看她临走时的悲悲切切,想必在那“不得见人的地方”,生活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美好,是孤单、寂寞、无助、思亲的,她讨厌皇宫的生活,逐渐成疾。
元春的现实翻版我见得多了,虽然现代社会,父母不得常见、长辈见面依然要行大礼的情况是没有了,但豪门梦碎的依然是多数。小玉是天生的美人胚子,从小父母就灌输她,将来一定要嫁个有钱人。毕业后小玉认识一个50多岁的成功离异男人,相识不到半年迅速结婚,婚后才发现两人有严重代沟,生活观念差异很大。更让小玉伤心的是,老公前妻的子女多次提出要求财产约定,这让她苦不堪言。
遇上老公花心的就更杯具了。张女士年轻漂亮,一心想嫁入豪门;陈男是拥有三家公司的老板,风流帅气,他们相识于一次高级聚会上。后来,张女要求与陈男结婚,陈男口头承诺,但迟迟不兑现。张女巧设心计,故意怀孕以逼迫陈男结婚。豪华的婚姻让张女备感幸福,然而随着孩子的出生,陈男开始不管母女,终日夜不归宿,不久便另有新欢提出离婚。
元春要是看到这些,或许会问,她的眼泪有没有几人能够读明白?我还是要告诫那些还在前仆后继冲豪门的女孩,豪门婚姻看起来很美,其实很崎岖,比美貌、比运气,还要比智力、比毅力、比耐性、比做人……绝对是一个综合实力的集中考评。
再说说宝黛的爱情,一个软弱,一个无能,把自己的爱情命运交给别人主宰。即便有抗争,也只是无病呻吟三两声,怎能敌世俗传统的几座大山?现代的年轻人,也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光爱了,却没有勇气去面对婚姻中阻碍。爱情受挫了之后,也比较容易选择消极的态度。
当然,《红楼梦》中,元春嫁入皇宫是父母之命,家长的强势还表现在强劝宝玉走仕途,就像现在的家长总劝孩子去考公务员。可有时,父母也会给孩子错误的导向。
职场解读:
林黛玉是一个失败的职场菜鸟
解读人:刘星(杭州智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培训师)
如果说贾宝玉就像叛逆、任性的富二代,那林黛玉就像是新进公司的职场菜鸟,还是一只失败的菜鸟。
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她完全不了解职场规则,以为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小聪明可以战胜一切。
林黛玉看不惯贾府里的一些庸腐作风,也就是对贾府的“企业文化”有抵触,但作为新员工,还得先融入,再掌控,别忘了,你还没过试用期呢。
当然她也乖巧懂事,恪守礼法。《林黛玉进贾府》那集中,她在回答贾母“读过什么书时”说:“只刚读过《四书》。”而在她听到贾母说姊妹们未读什么书后,再回答贾宝玉“妹妹可曾读书”时,却改口说:“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
可虽然才情过人,林黛玉却只懂得孤芳自赏,缺乏团队精神。她在团队融合时,过多地彰显自我,锋芒毕露,也很容易树敌。而老板请人,看重是他或她能否创造最大的价值,可不是为了看她蹙眉流泪的楚楚芳容。
这样的人放在办公室里,不仅出不了效益,还会影响整个小环境。
其实黛玉有她的职业规划,就是想进入贾宝玉的“核心部门”。幸运的是,她还深得高层——老祖宗贾母的喜爱,可惜她和王夫人关系一般,而越级汇报,恰恰也是职场的大忌。
黛玉从不拿经济仕途之类的话劝宝玉,支持宝玉厌弃所谓的功名利禄,可这却和贾府这个庞大家族企业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因而最终成了牺牲品。
相比之下,宝钗经常被贾家领导们赞许,但不是最招眼的一个。她和黛玉、探春、湘云,都是一般地可人疼。她会适时哄最高领导贾母高兴。过生日点吃的,找老年人爱的甜的软的,让她点戏,也揣摩老人心思,点热闹的戏码。但这种事情宝钗做起来自然熨帖,不着痕迹。不像熙凤,每次马屁拍得铛铛响,张扬得厉害,引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