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隧道+两端高架
永达路连接线方案昨起公示
本报通讯员 叶建明 本报记者 邵巧宏 本报见习记者 朱笑咪 制图 李怡然
本报通讯员 叶建明 本报记者 邵巧宏 本报见习记者 朱笑咪 制图 李怡然
自永达路要建高架的消息传出,已快一年。永达路建不建高架,牵动了不少人的心(本报2009年9月1日曾详细报道)。
昨天,最新的永达路连接线规划选址方案在宁波规划网上公示。
据宁波市规划局介绍,这是经过充分比选与论证后,为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影响而做的方案。
公示时间是7月1日至7月9日,如果您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在宁波规划网上下载意见表,或到相关社区居委会领取意见表,填写以后发到宁波市规划局。
中间隧道+两端高架
永达路连接线西起机场路快速通道,东至南站站台,全长约2公里。
这一次规划中的永达路连接线采用主、辅结合的形式。
主道包括隧道(含敞开段)和两端的高架连接线,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辅道是地面道路,按城市次干路标准设计,双向4条机动车道,设计时速40km/h,同时兼顾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功能。
关于这个方案的问答
解说人:宁波市规划局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人
为什么采用隧道+高架形式?
从去年8月份以来,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之后,这是经过不断研究优化确定的最佳方案,也是既满足交通功能又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小的方案。
两端为什么建高架?
两端建高架是难免的,因为西面要连接机场路立交桥,东面通到南站高架落客平台,不建高架就连不上去了。
如何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在永达路中间段,集中分布了包括金都嘉园、南雅小区、荣安佳境等在内的7个小区,所以中间段采用地下隧道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的影响。
根据优化以后的方案,永达路连接线环城西路以西段,地面辅道的车行道距现有建筑最小间距在10米以上,主线隧道口距现状建筑最近处约有25米。
既然隧道形式可以减少对居民影响,为什么隧道不再往西多挖一点?
因为要连接机场路立交桥,隧道和立交桥高低落差太大,必须有一个路段过渡,这个过渡路段有个坡度,为了尽可能保证隧道长度,现在的坡度已经到了设计规范允许的最大值。
永达路连接线工程是铁路南站改建的配套工程,连接铁路南站枢纽和机场快速路,进而与城市快速路网相连,是疏解南站交通的重要通道。同时,永达路连接线通过快速路网系统也能与杭州湾大通道、绕城高速、栎社机场、段塘客运站等对外交通枢纽方便连通。
2009年7月21日,宁波规划网对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公示,公示里提到一条连接南站站房和机场之间的高架快速通道,宽度8-16米。这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沿线一些居民表示质疑。
居民的主要意见包括:永达路规划为城市干道,建高架将影响沿线多个居民小区,带来粉尘、尾气、噪音等污染等。
之后,宁波市规划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2009年8月28日,海曙区政府与市规划局召开永达路规划方案介绍并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会上,规划局提出了4套规划方案,征求市民意见。
最后确定采用主线隧道+两端高架连接线,辅道采用地面道路的方案。
上周五,海曙区政府、市规划局联合召开永达路信访答复会,向沿线居民代表介绍了优化后的规划选址方案。
针对沿线居民最为关心的道路和现有建筑之间的间距、隧道出口位置等问题,设计单位上海城市建设计研究院专家在会上作了详细解答。
方案1:高架方案
高架主线双向四车道布置,地面道路双向4车道以上。全线设置匝道两对,一对位于丽园南路,供进出永达路-机场路立交使用,一对位于恒春街东侧,供进出南站站房高架使用,其余沿线交叉口均采取分立交处理。
高架边缘于沿线小区建筑区间距20-30米。
方案2:地面主干道方案
永达路按城市主干道等级控制,受空间限制,全线最多能保证双向6车道,与沿线道路均为平交,西端在丽园南路以西与永达路-机场路立交接顺,东端与南站铁路枢纽站房高架接顺。
方案3:地面快速通道方案
地面快速通道以主辅道结合的形式,形成独立的快速通道,为南站交通快速集散提供条件。
方案具有以下特点:保证主线的独立性、完整性,不受周边交通影响;主线提供快速通道服务,辅道两侧地块机动车、非机动车出入使用的形式,主线提供双向4条车道,辅道提供2条机动车道;主线与永达路-机场路立交、南站站房高架直接相连,保留永达路-机场路立交上下匝道,与环城西路采取分离式立交处理,保证主线畅通。为了保证主线的快捷,地面快速通道方案除丽园路和环城西路之外,其余南北向道路与永达路相交均采用右进右出形式。
方案4:隧道方案
隧道方案将穿越居住组团的永达路快速通道引入地下,隧道范围由益民街至苍松路。
隧道方案东端出口位于苍松路西侧,直接与南站站房高架接顺,隧道方案西端出口在丽园南路东侧与永达路-机场路立交接顺,永达路快速通道主线以高架跨越丽园南路。
隧道边缘与沿线建筑水平距离15-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