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8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新机遇,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

  本报记者 王燕平

  年初异常活跃的海西板块,因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正式签署,最近再度受到市场关注。那么,ECFA对两岸经济到底会带来多大影响?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1日表示,框架协议不仅仅是相互减税的贸易促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两岸产业整合的效应,“说得通俗点,就是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

  ECFA是台湾经济“维他命”

  根据ECFA,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降税产品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产品、轻工产品、冶金产品、仪器仪表以及医疗产品等十类。2009年大陆自台进口上述产品金额138.3亿美元,占当年大陆自台进口总额的16.1%。

  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降税产品包括石化产品、机械产品、纺织产品及其他产品等四类。2009年台湾自大陆进口上述产品金额28.5亿美元,占当年台湾自大陆进口总额的10.5%。

  在服务贸易方面,大陆将对会计、计算机及其相关服务、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扩大开放。台湾将对航空电脑订位系统以及银行等9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放开。

  此次协议,大陆方面不仅未涉及台湾弱势产业、开放大陆农产品和大陆劳务人员输台等问题,还对18项台湾农产品和部分台湾传统产业的产品降税;而降税产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贸易额上,台湾方面都受惠更多,这充分体现了大陆方面的诚意和善意。也因此,不少台湾人士将ECFA称为台湾经济的“维他命”,可以达到促进出口、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振兴经济的目的。 

  当前,全球进入地缘经济时代,区域经济整合成为重要趋势。今年1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的“10+1”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大陆和东盟之间的绝大多数货物贸易降为零关税。两年之后,“10+3”上路,届时日本、韩国也将加入这个自由贸易区。但目前台湾除了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外,并未参与其他自由贸易区或类似组合。台湾的货物出口到大陆和东盟,要被课以将近10%的平均关税。如果不能和主要贸易对手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台湾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威胁,在重要市场失去竞争力。

  台湾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其经济总量中出口占到七成以上。而大陆2003年以来一直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专家分析,一旦ECFA实行,两岸贸易总额可望再增七成,台湾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达6%至8%。

  海西经济即将再次腾飞

  对于这次签署的协议,不少经济分析人士认为,从深层次讲,有利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增强两岸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大好事。

  对于海西经济区来说,随着ECFA的签署,中央将会出台更多实质性的政策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包括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两岸产业互补、融合的力度也将加大。海西经济区即将迎来再次腾飞的好时机。

  不过,ECFA对大陆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浙大管理学院教授、会计与财务管理系执行主任、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铮认为,总体来说,台湾在电子行业和高端制造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ECFA实施后,将对大陆相关产业形成竞争压力。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表示,ECFA只是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合作的第一步,希望协议双方抓住这次机遇,加快各自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为下一步两岸进行全面、深入的经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他表示,此次降税的很多产品都是台湾上中游产业为大陆中下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在大陆加工后出口或内销,比如石化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等。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把两岸产业合作比作一条高速公路,这些产品的降税或免税就如同高速公路取消了收费站,两岸相关产业就能形成更加完整和更低成本的产业链,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共同迎接激烈的国际竞争,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 b0008 新机遇,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 2010-07-03 nw.D1000FFN_20100703_5-b0008 2 2010年07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