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巨头隐身乡间
乡村小厂磨砺30载,成为香兰素产销世界冠军 致富思源,与全村分享企业成长的果实
本报记者 钟慧丽 沈一帆 绘
》》转型升级月度之星
中华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贵法
颁奖词:5月的一笔超级订单,让这家“小隐隐于野”的嘉兴企业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他的难能可贵,在于投入很干脆很纯粹。试想,把企业5年来所产生的利润全部用于技改和创新,累计投入5.5亿元,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大的魄力。
2009年,中华化工的香兰素产销均居世界首位。他们之所以受尊敬,不仅因为是冠军,更因为对家乡的拳拳回报。
本报记者 钟慧丽 沈一帆 绘
“2002年改制时,朱总完全有理由把股份全部转成私有,但他坚持留下25%给中华村。”嘉兴南湖中华村农业支部书记陈晓萍告诉记者。后来村里跟企业置换了15%股权,拿这笔钱进行基础建设,计划造417幢小别墅,作为农民土地流转之后的住所,目前已完工389幢。
中华化工有限公司从南湖中华村起家,董事长朱贵法40多岁开始办厂。正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他的这个决定,让嘉兴乡间多了一个世界香兰素巨头,让中华村农民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
香兰素产销世界第一
法国罗地亚公司曾经是世界最大的香兰素生产厂商,从去年开始他们向中华化工订购产品——2010年5月24日双方刚做了一笔2500吨香兰素、2.4亿合同金额的交易。“2008年,我们就做到每吨香兰素的成本比罗地亚低1万元,中国的产品更有竞争力,所以他们逐渐从生产中淡出了。”中华化工董事长朱贵法告诉记者。
另外一家挪威香料巨头转型更早,2006年开始就向中华化工买产品。
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香料产品,目前中华化工的产销均为世界第一。2009年,公司实际生产香兰素达到8528吨,实际销售量9109吨,约占世界香兰素产量的52%。
从嘉兴乡间的小厂到“世界冠军”,朱贵法花了30多年。现在他已经70多岁了,在亲朋和同事们的苦劝下,才从住了30多年的厂里搬出,住到更靠近嘉兴市区更舒适的地方。
朱贵法并不打算退休,70多岁的他希望进一步完善二代香兰素产业链,并研发第三代技术。
2007年,在历时近10年、前后投入近6亿元之后,公司研发成功第二代香兰素绿色生产工艺。正是靠这手“绝活”,中华化工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公司的“甲酚法合成香兰素生产技术”(第三代技术)小试成功,一旦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近5年来,中华化工将所产生的利润全部用于技术改造和创新,累计投入技改资金5.5亿元。全力以赴,正是乡间小厂崛起成为大公司的秘密。
当年集资6000元,回报数万倍
中华化工以公司或董事长朱贵法本人的名义,做了一些慈善工作。其中最牛最实惠的一件,是让中华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上世纪70年代,朱贵法和村民们集资6000元办了村集体经济企业,到了2002年公司转制时,6000元被他折算成中华化工25%的股权,价值数亿。这样一算,当年村里的“风险投资”,获了数万倍回报。
按村里领导的说法,当时朱贵法有条件彻底转制,但他觉得企业是从村里起家的,希望村民能一直分享企业成长的果实,于是坚持留下这25%。
在中华村,农民医疗费用在城乡合作医保基础上,还可向村里报销超出医保部分的70~90%。如果住院,60周岁以上老人费用百分百报销,其他人报70~90%。
55周岁以上女性村民、60周岁以上男性村民,每月可以领400元养老金。除了养老金,他们还有社保。“有的老人因为年纪大,需要一次性买断社保,总共8万多费用,这都是村里出。”南湖中华村农业支部书记陈晓萍告诉记者。
这几年,中华村搞新农村建设,于是跟中华化工置换了15%股权,“套现”一亿多,用于基础建设及建房等。“剩下10%股权的分红,足够村里维持运转了。”陈晓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