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时评

文章导航

好老板,真性情,仁爱心

  湖北农民涂纪文遇上了个好老板。10年前他在广州打工时被查出来患了尿毒症,是老板刘锦成帮他垫付了巨额的医药费和换肾的费用,今年涂纪文肾功能再次衰竭,刘锦成又出10万相助,前前后后已为其花费了五六十万元。

  涂纪文很幸运。黑心老板我们见多了,明知有安全隐患还逼着工人下井的有之,手下员工得了矽肺病拒不认账的有之,如此有情有义的真可谓是沙里淘金。当然我相信大部分老板只是芸芸凡人,他们还不至于完全泯灭了良心赚取不义之财,但也不可能如刘锦成般可以一如既往对一个普通农民工倾注热情慷慨解囊——事实上我们也无法拿刘锦成的标准去要求老板们,因为对于老涂这样的员工,他们有义务却没有十分的责任,既然没有法律或普遍的道德标准去制衡他们,要求他们人人都当刘锦成就显得无理和生硬了。

  被慈善和强制慈善不是真正的慈善。慈善是发自本心的行为,需要有强大的精神理念支撑。支撑刘锦成义举的就是他的财富观:“企业的财富,应当用于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来个人大肆挥霍。很多人就过不了‘钱’这一关。你想想,你赚的钱这辈子能够花多少?在生活上,一千万或一个亿,对我而言有什么区别?生活始终是一样的,花不了的钱就不是你的。”

  这话其实听着很耳熟,中国首善陈光标也曾经说过:“财富如水,如果有一碗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两者的意思差不多。但看他是否发自内心,还得观其行,不然就成了套话空话。表述过类似观点的企业家,似乎还不止这两位,但陈光标和刘锦成至少做到了表里如一。

  刘锦成的慈善,指向性很明确,是对他企业内的一名员工,而陈光标则选择了把爱撒向更广阔的区域。两者的行为其实没有高下之分,因为他们对生命和财富都有同样的价值观,还因为他们表里如一,很真实。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时评 a0016 好老板,真性情,仁爱心 2010-07-07 nw.D1000FFN_20100707_19-a0016 2 2010年07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