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重点

文章导航

36岁的曹爸爸在杭打工多年 说起女儿的“出名”,文化不高的他说了一句很有文化的话——

这是教她做人的最好一课

  班主任好开心:这不是咱班的“小不点”吗

  最先发现曹婉婷上报的是她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屈健灵。

  63岁的屈老师早该退休了,但她坚持把婉婷他们班带到了毕业。说起曹婉婷,老师语气中充满欣赏。

  “早上一看报纸,我就叫起来‘这不是咱们班上的小不点吗’,再细看了内容,我被感动了,这学生,好样的!”

  屈老师称曹婉婷为“小不点”,那是因为她个子小,年龄也是班上最小的。但她聪明能干,当过班长,学习成绩也一直都名列前茅。学校的大型活动,像歌唱比赛、小品表演,她都积极参加。“有次集体操表演,她因为个子小,学校考虑到整体性,没让她参加,结果,我看到她一个人在抹流泪,很伤心的样子,我就帮她再争取了一下,最后终于能上场表演,她开心得不得了!”

  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活泼开朗,是屈老师眼中最美的小婉婷。她曾经作为发起人之一,在学校里组织为患白血病的学姐“英子姐姐”献爱心的活动,她不仅捐钱,还特意画了一棵爱心树,送给英子姐姐,希望她能坚强地活下去。

  屈老师给本报“揭秘”的时候,曹婉婷还在九堡出租房里,而她的父亲则在保俶路的小食品店里忙碌。

  她和父亲都不知道那天帮人的事已经成了新闻。

  直到屈老师给他们打去电话,曹爸爸才跑到离小店最近的报摊买了一份《钱江晚报》。

  之后,曹爸爸的手机几乎就成了热线,好多认识他的人都打来电话说“你女儿上报纸啦”。

  曹爸爸:这是教她做人的最好一课

  36岁的曹先生在杭州多年,和妻子经营着这家小店,日子还过得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终于可以不用给别人打工了”。

  曹爸爸说自己文化不高,所以对女儿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她以后能比自己有出息。

  4日下午的事情,就是他教育女儿的最好例子。“这样的事情,我报纸上也见过一些,当时周围没有人上去帮助这个姑娘,我也有点怕出意外,所以还是先报警,再叫救护车。不过,我是叫女儿第一时间给她挡雨。如果女儿不在,我也会这么做,女儿在,就更要这样做了,这是教她做人的最好一课。”

  曹先生让女儿在她的小阁楼里贴了一张纸,两年多了,这张纸还在,上面写着“每天不能忘记的事”:

  1.早晚各吃鱼肝油一次;

  2.晚上不能忘记刷牙;

  3.记住爸爸妈妈嘱咐的事情;

  4.安排好自己的事;

  5.每天吃一个水果一包牛奶;

  6.每天跳绳30分钟(为了长高!)

  ……

  女儿眼中的爸爸是个有责任心又很和蔼的人,但有时也会很急躁,尤其是看电视的时候不能打扰;而最亲爱的妈妈呢,除了节俭,就是“当爸爸不准我睡觉前吃西瓜,妈妈就会偷偷给我吃一块”的形象。

  下午5点了,曹爸爸将小店的生意拜托给亲戚,急忙往九堡的出租房赶,他要赶着回去看浙江卫视的新闻,电视台记者也来采访他们了。

  作为爸爸,他觉得这是女儿带给他的自豪时刻。

  一次对“美”的寻找

  寻找和采访曹婉婷的过程,我都被一种温暖的情绪充盈着。

  这种感觉,在平时采访的热线新闻中并不常见,因为我们平时接到的很多热线都是突发的车祸或火灾。作为记录现场的我们,常常因此目睹别人的不幸。

  但这一次,我们和昨天通过96068热线给我们提供线索的许多人一样,一直都在期待美好。寻找“撑伞女孩”的过程,就是期待美好的过程。

  感谢章诗琪、邵先生、傅先生等多位读者。他们来电告诉我们小女孩就读的学校。

  感谢葛先生。他来电说,照片中的女孩跟他女儿很像,他昨天也因此遭遇了最美丽的误会——有20多个电话打进他的手机恭喜他有这么一个懂事的女儿。他说,很希望通过钱报能让他9岁的女儿和这个跟她长得很像的小姐姐认识一下。

  感谢任女士。她给我们出点子说,因为女孩爸爸报了120,建议去120中心查询电话,就可以找到这对善良的父女了。

  感谢在钱报网络版和钱报微博上留言和热转“感人瞬间”的网友们。

  在此,我们不一一列举,谢谢你们的帮助和关注!谢谢你们,帮我们完成了一次对美的寻找。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重点 a0003 这是教她做人的最好一课 2010-07-07 nw.D1000FFN_20100707_8-a0003 2 2010年07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