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长见识:瓶子是吹大的啊
本报“暑假一日·体验365行”昨天参观可乐流水线;明天去体验“助听器验配师”
昨天上午虽然豪雨如注,但参加本报“暑假一日·体验365行”第二站活动的40余位中小学生仍兴致很高,我们来到下沙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大家体验了一个很Q的体重测量器,因为体重计上显示的数字不是常见的公斤数,而是代表多少罐330ml的可口可乐。记者注意到,一个小胖墩满脸骄傲地从体重计上走下来,站在一旁紧盯着屏幕板上变化的数据,“我等于138瓶可口可乐,你们有我多吗?现在我最贵!”
一到目的地,孩子们纷纷掏出相机,娴熟地与可口可乐公司的吉祥物和形象代言人的海报合影。小学5年级男孩亦轩说,这次是他自己主动要妈妈帮忙报名的,从小就爱可乐的他,一直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调出一杯可口可乐。
现场,不少孩子也用相机拍下了可口可乐的生长线。从空瓶子到加注饮料,再到封盖、贴标签,最终完整的可乐成瓶。包装不好的可乐瓶经扫描,从另一传送带上分离出来,再由人工后期包装。看到无数瓶瓶罐罐,孩子们不禁感叹,原来自己平时喝的可乐就是这么出来的。在体验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喝到了最新鲜的冰可乐。
这时,现场的工作人员拿出一个绿色的小试管,要考考这群孩子们:“这是做什么用的?”孩子们用小脑袋瓜使劲想,有的猜是开瓶器,有的猜吸管、量杯,最终有个男孩灵光一现:“是雪碧瓶子。”果然,工作人员笑了,“对!每只饮料塑料瓶最初的模胚就这么点大,是用机器吹大的。”这一天,孩子们的收获还真不小。
明天上午,本报“暑假一日·体验365行”第3站继续举办,这次是体验当“助听器验配师”。明天 上午9点,体验活动设在杭州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地址在下城区费家塘路588号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幢2层。助听器验配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听力障碍者重返精彩有声世界,这绝对是个新职业。
体验活动第4站,是杭州Do都城提供的两天生存挑战夏令营,时间是7月24日、25日两天,要在Do都城里住一夜。第一天体验Do都城的模拟生活,第二天到省农科院实地劳动,采摘农作物、观察植物生长状况。Do都城特意拿出5个免费名额给本报小读者,想参加的请通过本报96068新闻热线报名。
对参与本报“暑假一日·体验365行”各场活动的学生,欢迎写下“体验日记”发给我们,邮箱地址qbkj@zjnews.com.cn,我们将择优刊登。
同时,我们呼吁,更多社会企事业单位能开放一天或半天,提供让孩子体验各种职业的场所,你同样可通过本报新闻热线96068来报名,本报将对体验活动进行跟踪采访。
本报通讯员 陈文蕾 赵丹
本报记者 王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