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女孩干依绒 骨髓移植成功出院了
巨额医药费仍是依绒最大的负担 如果你想帮帮她,请拨打本报热线87917666
本报见习记者 倪王镇
“干依绒移植手术成功后出院了。”昨天,听到这个消息,我赶紧拨通了干依绒姐姐干叶绒的电话。
“手术很成功,现在每两个星期去浙医一院复查一次。”电话那端,我明显感觉到了叶绒的欣喜。
余姚女孩干依绒,22岁,身患白血病急需救助。本报曾在去年7月29日、7月31日、8月6日、10月9日连续四次报道该女孩的故事。当时,很多热心人士打进本报热线87917666,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坚强的女孩。
如今,好消息传来,女孩成功接受了移植手术。如果不出现严重的排异现象,两三年后,依绒又可以回到久别的校园。
7次化疗,一次移植手术
去年4月,干依绒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后她入住了宁波鄞州人民医院,在入住期间,她先后接受了5次化疗。
去年9月,中华骨髓库的医生告诉依绒家人,有5个人和依绒的血型配对成功,一旦捐赠者答应捐赠,她就可以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12月,经过精密的检测,终于有一个人符合捐赠条件。
今年1月9日,依绒入住“浙一”,等待移植手术,由于骨髓移植舱很紧张,她一直等到3月19日才正式入舱。在此期间她又经过了2次化疗。
5月初,经过在移植舱内的40天治疗,依绒终于转到了普通病房。但身体却出现了排异现象,呕吐,肾积水,每天不但吃不下东西,还要猛朝胃里灌水,家人轮流24小时照顾她。
现在,干依绒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前天晚上,她回到了余姚的家。
“姐,我特想吃鱼”
“在舱里的40天非常煎熬,我们只能通过视频和她交流。病情好的时候,她能跟我们说上几句,病情不好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说到这,干叶绒的声音有些哽咽。
移植舱内有专职的护士照顾她,但一天4次的饭菜还是需要家人准备好。“怕有细菌,所有的饭菜都要烧得很熟,再经过高温消毒,食物到她嘴边时,已经完全没了味道。前20天,她几乎没碰饭菜,只靠营养液……”
干叶绒告诉记者,妹妹很坚强,不管多疼痛多难受,她和家人视频时都会朝镜头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
刚从舱里出来时,干依绒吃东西根本吃不出味道,只能靠营养液维持,“有一天她跟我说,姐,我特想吃鱼,我只能拍拍她的头抱抱她。”
医院配不出“免疫球蛋白”
干依绒出院了,但现在有一件事让干家人非常着急。
“妹妹需要输‘免疫球蛋白’来增加免疫力,但余姚的医生告诉我们,这种药非常紧张,配不出来。”干叶绒说,这让家人很焦急。
此外,干依绒后续的医疗费用也是个问题。干叶绒告诉记者,为给依绒治病,家里欠下了40万元的外债。“现在她每个星期还要花将四五千元的医药费,家里经济确实非常紧张。”
干依绒成功度过了手术难关,接下来是长期的康复治疗,然而巨额的医药费成了阻挡她康复的绊脚石。如果您想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请拨打本报热线87917666,帮这个坚强的女孩度过术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