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意冷 实验为证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世界确实是“灰色”的
情绪低落时,世界似乎变成“灰色”。德国研究人员用实验证明,“灰色”并非只是心情不佳时的主观感觉,而是眼睛客观看到的情况,抑郁者对黑白对比的感知程度明显弱于健康人。
抑郁者感知黑白对比难
德国弗赖堡大学最新一项研究,用图像视网膜电图技术测量抑郁者视网膜对黑白对比的感知,证明抑郁者对黑白对比的感知程度明显弱于健康人。
研究人员让40名抑郁症患者和40名健康人看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国际象棋棋盘。棋盘上黑白小方格先后呈现5种对比度。
图像视网膜电图显示,无论抑郁者是否在服用抗抑郁药物,他们的视网膜对黑白对比度变化的反应都明显弱于健康人。另外,抑郁程度越重,对黑白对比度变化的反应越弱。
艺术家作品中得到印证
抑郁与灰色之间关系在一些艺术家身上似乎得到印证。法国印象派大师克洛德·莫奈以描绘颜色斑斓的睡莲闻名,但是他1879年为临终爱妻卡米耶创作的肖像画色调明显凝重许多。
研究人员发现,荷兰画家梵高不少晚期作品不像早期作品那样集中使用艳丽颜色。他自杀前一个月完成的《有乌鸦的麦田》中,亮黄色的麦田上方是让人感觉沉重的灰蓝色天空。研究人员猜测,画中天空颜色或许是画家自杀倾向的流露。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不少作品以暗色为主。他长期受到抑郁症和酗酒困扰。
欧飒(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