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涨价、定价混乱 “怪现象”背后谁在作怪
中岛品牌比边柜还贵,不知名品牌的价格堪比大牌……商场本来是最令人放心的购物场所,但这些怪现象却越来越让很多消费者看不懂。在采访中,尽管很多商场人士避而不谈自己商场,却总把矛头指向同行,借其他商场的问题打开话匣子。
“你去看看,哪些品牌、商场打折、促销做得最厉害,这些问题就越严重,这都是满就减、满就送越做越猛造成的。”一听到这个问题,一位业内人士立刻指出。该人士向记者细数了这些年来杭城商场满就送、满就减一路探底的历程,近5年来,在杭州商场的互相竞争中,满就送、满就减的力度一路水涨船高,每到商场的店庆日,满就送、满就减的力度就会被刷新。去年,商场促销的最高力度达到满400减330。而今年,这已经是不少商场周末的促销力度了。就在这5年时间,商场的促销底线就从6折左右降低到2折。可想而知,如此低的折扣,早就突破了正常的价格极限。
在不少经销商的眼里,正是商场热衷的满就送、满就减让他们陷入了这一打折怪圈,“被涨价”也不是他们所愿意的。“现在商场的生意不好做啊,每周都要做做活动,要是价格不涨,就等着亏钱吧。”一位经销商也向记者大倒苦水。羊毛出在羊身上,在他看来,是商场的活动“逼”着品牌不得不每年调整价格。“商场搞活动,边柜可以不参加或减少力度,但中岛没那么牛,还不是得乖乖配合。”他说,对很多中岛品牌来说,参加商场促销就像走进了围城,一方面,不断调高的价格明显影响了平时的业绩,另一方面,品牌会更加依赖促销,抓住满就减、满就送冲量做业绩。“这就像家长们一边埋怨补课,又抢着给孩子报这个那个补习班一样。”他们便在不断参加活动、不断提高价格的怪圈中打转。
确实,在大促销的时候,这些话语权不强的中岛品牌常常要参加商场的最大力度促销,成为商场间较量的“靶子”。比如在一次大促销时,有两家商场火拼力度,A商场刚刚在该品牌柜台竖起了满400减330的活动广告,就被B商场老总知道了,老总大手一挥,下令将该品牌的货物统统卖1折,并广播播报,结果商品在几十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如此赤裸裸的价格战,让经销商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为促销预留空间。
和经销商的怨言相比,不少商场则表示自己也有苦衷,他们也很想改变这种情况,但却苦于商场没有定价权。“其实我们现在也不想再搞大规模的满就减、满就送,每次活动力度都会有控制,但有些经销商的定价实在太混乱了。”一家商场的楼层经理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些中岛品牌,在上新货时调价调得太明显,动不动就上涨30~40%,让商场也看不下去。但对于这种情况,商场也很无奈,因为商品的定价权并不在商场手上。“要是涨价涨得太离谱,就退回去让他们重新定价。”该负责人表示,很多时候,商场只能施压帮助消费者挤掉点水分,让品牌的定价更为合理,但想要真正解决这些怪现象,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莫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