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预备役师这个由党委领导组成的“第一班”闻名遐迩
全师“第一班” 训练是标杆
本报通讯员 房民 郑红福 本报记者 薛建国
七月流火,空气火烧般灼热。
浙东某地,浙江某预备役师一场实战化对抗演练正在紧张进行。
走进演兵场,记者立即被眼前如此严酷、逼真、高要求的练兵场景震撼了,一切都从难,从实战出发,以战场上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战术执行,每一次队伍机动……
在这激情燃烧的练兵氛围中,时时处处可见党委班子成员在“最前线”指挥的英姿……
连续两年,这个师都被南京军区评为党委班子岗位练兵先进单位,而由师团党委领导们组成的“第一班”,更是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闻名袍泽。
“第一班”自抽“三鞭子”
说起“第一班”带领练兵取得的成效,了解这支队伍的人都十分感慨:“那是主官带头,狠抽自己‘三鞭子’抽出来的!”
是哪“三鞭子”呢?
第一鞭子,有没有迈开第一步?
有一次,师里组织体能训练考核,大家都要按照训练新大纲要求,做到体能达标。
考核那些天,天气出奇地热,在室外走上一小会就一身汗。
可为了练好3000米长跑,“第一班”里的师主要领导一大早就来到操场开始锻炼。
当时,部队里还有个别干部对体能考核没太重视,但等他们赶到操场时,看到师长、政委已经跑得浑身是汗,心里的紧迫感马上就提了起来。
这次体能考核,在“第一班”的带动下,全师都取得了好成绩。
第二鞭子,标准有没有卡到位?
到山区进行模拟演练,是该师训练中的一个常规节目。可有一次进了山之后,突然持续下了10多天的暴雨。
当时,有人建议推迟演练,把部队拉回来吧。
“战争不选择天候!做好平时战斗演练,党委领导的要求首先不能降,必须把标准卡到打得赢这个尺码上!”师主官态度坚决。
暴雨中,师团党委班子成员卡在各个点位运筹指挥,大家练指挥、练谋略、练战法、练技能……
第三鞭子,训练强度够不够?
为提高岗位练兵效果,师里两位主官始终带领师团党委班子用高强度训练来“压”自己、“逼”自己。
这年春节刚过,该师按省军区要求进行新大纲先行试训。为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第一班”硬是带领2000多名官兵连续奋战两昼夜,在荒野硬是掘出了两米多深数百米长的战术通道。
有了“第一班”当标兵,该师的训练向来以要求高,标准严而著称。
今年,该师还搞了一个被称为“武教头大比拼”的基层教练员考核选拔,涵盖了通信、雷达、导弹、工化等34个兵种,各专业“武教头”纷纷上场“亮剑”,考核组如影相随,现场打分,随时“挑刺”……
常务副县长也懂炮兵配置
前不久,浙江某预备役师在南麂列岛以东地域摆兵布阵,组织了一场海岸岛屿防卫作战实兵演练。
“团指挥所遭‘蓝方’强电磁干扰,无线通信中断……”战斗还没打响,“红方”指挥所无线通信网络遭“蓝方”袭击,电台信道一片噪音。由兄弟团担纲“蓝方”的海上特战分队、高炮分队,给了“红方”一个下马威。
吃了亏的“红方”暗自憋足了劲,立即调整部署,决心重重反击“蓝方”。
很快,担任“红方”的步兵某团摩托化行军40多千米,突破“蓝方”重重封锁。快速占领阵地后,随即召开党委作战会议,平阳县常务副县长兼团副政委陈景宝对炮兵分队配置和战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他的意见也被采纳。
团长詹晓明说:“近年来,师团党委把岗位练兵延伸到预备役军官。现在预备役军官在分析判断敌情、地形、我情,领会上级作战意图上,都一招一式有板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