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3版:科教·新闻

文章导航

怎么教出好学生

中美老师互相取经

  都是教学生上课,美国老师怎么教?近日,中美健康教育之桥SABEH来杭,对绿城育华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

  没有懒学生,只有兴趣不同

  美国的教学大纲,跟中国的比较相似,但没有固定的方法。中美两国的老师,在对待不同水平学生的问题上,做法有些不同:中国一些比较好的老师,会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而美国老师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班级。

  中国有高考,美国有州考,但美国的考试,考的主要是技巧,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点。美国老师说:“在我们眼里,没有懒学生,我们的任务是挖掘学生其他方面的天赋,培养他们的兴趣。”

  所以,美国学生被叫去办公室个别谈话时,一点都不慌,老师不会严厉批评他们,更多时候只是简单的肢体语言,拍拍肩或是一个鼓励的眼神。

  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自信

  学校教育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一点是双方的共识。美国老师Teresa说,她在给六年级学生上科学课时,有个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后来我尝试在每次实验后,让他把理解的东西用画图的方式画下来,结果他就记得很牢了。”

  绿城育华学校的叶老师说,学校有一个学生,体育非常好,文化课一般,不怎么爱学习,整天无所事事。有一段时间,他对音乐非常感兴趣,想组建一个乐队。“组建乐队要买乐器,非常贵,我们打了报告,想不到校长批了,给了2万元多。”乐队建成后,这个男孩天天带着一帮人练,还自己作曲,还参加比赛,得了奖。“他找到了自己的乐趣,连上课都认真了很多。”

  本报实习生 郑佳颖

  本报记者 梁建伟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科教·新闻 a0013 中美老师互相取经 2010-07-25 nw.D1000FFN_20100725_7-a0013 2 2010年07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