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得壶
梅 枝
先生退休后,爱上了收藏瓷器,退休职工收入低,看得多买得少。小城里有些卖古董的地摊,他成天耗在那里,跟老板套近乎聊天,道听途说,也淘得了不少知识。古董摊的东西很杂,有线装书这类古籍,有金银首饰这类贵重物品,也有各类瓷器,看得人眼花缭乱。小城人都知道,古董贩子的东西真的少假的多,但不断有在摊上淘得宝贝的新闻,总有人相信有运气。
先生周末去乡下漫步,也紧盯地下,希望捡到一样有价值的古瓷片。我说,你就别做梦了,这里从前是蛮荒之地,你以为是中原,有贵族的东西留下来,老百姓有土碗用已不错,哪里有什么好瓷器。他显然相信了我的话,更坚定地把目标锁定在地摊上,说也许会撞上好东西。
一天和先生去古董摊闲逛,他在每个摊位前都要停留一下,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想拣点漏,就是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磨磨蹭蹭快中午了,这时来了一个老头儿,背着一个背篓,找了个僻静处坐下,开始慢吞吞地往外掏东西。路过的看客一下子来了兴趣,都围过来,看看他想卖点什么。老人抱出一个旧报纸包裹放在地上,随着报纸一层层地揭开,最后露出一把紫砂茶壶摆在那里。这个茶壶形状古朴,有些像清代的“曼生壶”的一种,壶上隐隐约约有些黑乎乎的油渍烟尘,看起来很有些年头了。
老头儿喜笑颜开地说:“家里重新砌柴灶,我自己拆旧,竟然挖出这把壶来,我的屋子是土改时分的大地主贺家的,这该是他家的祖传宝贝。我运气好,卖点钱买酒喝!”先生小心地把那把壶捧起来,看见壶底上还有时大彬的印,掂量了一下说:“老哥,你卖多少钱?”老人说:“给一千吧!”周围的看客悄悄咬耳朵,大家都说老头儿不懂,这么好的一件工艺品,才卖一千,简直太划算了。有些人准备买,先生拦住他们说:“我最先问价,应该优先卖给我!”一些人见此情景,极不情愿地散开了。
先生如获至宝,跟老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九百元成交。路上,先生得意洋洋地说:“这种壶,少说也值十来万,我倒手一卖,赚几万也说不定呢!”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些不信,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运气?
将那壶带回家,先生看那些油渍烟尘不舒服,就放在碱水里泡一下。等会儿拿起来一看, 他的眼睛顿时直了,竟然是一把新的陶壶,壶底的字也杳无踪迹。那老头儿骗术很高明的,分明是制的假,几个看客可能是他请来的托儿。老公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起来,第二天去那古董摊,老头儿自然无影无踪。
现在,这件赝品仍放在家里,看见它我就忍不住叨唠两句:“不要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一心想捡漏,搞收藏,只有研习古董知识才是真的,否则只有上当的分。”先生当然只有懊悔,什么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