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时评

文章导航

城市消亡论,“砖家”该挨砖

  这些年,房子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一个大问题。围绕着房价的各种奇谈怪论也层出不穷。譬如说丈母娘推升了房价了,比如说房子是为富人造的了,比如说中国的房价不是太高,而是太低,比如说把小姐赶出北京,房价就能降下来,光怪陆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发出这些奇谈怪论的往往还是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社会精英,听多了就让人觉得迷糊,智商原本不低的专家们,怎么一谈到房价问题,就跟喝多了二锅头似的,从专家变成了“砖家”呢?

  这不,有个叫金岩石的经济学家又让人惊讶了一把,在一次地产论坛上发表宏论:超5成人有房,城市就会消亡。还表示楼市调控的正式版目标已经实现,山寨版目标还没实现。什么是正式版目标呢?据说是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像北京、上海、杭州等就属于这少数城市之列。何为山寨版呢,就是一些老百姓一厢情愿的梦想,一觉醒来,楼市已跌掉一半,人人都买得起房了。当然理智告诉我们楼市调控的目标无非是为了保证经济的合理、健康运行,保证人民群众能够买得起普通的商品房。以现在的房价来说,这样的目标尚且只能远观,不能近焉。如此,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仍然是镜中花,水中月。

  金岩石认为,实现山寨版的目标要等到超级泡沫破灭。这种说法也很让人不解。既然是泡沫,为何还要等它慢慢长大才破灭呢,早点把它挤挤掉不是更好吗?非要跟美国似的,把泡沫抚养成人,然后成为经济有机体上的巨大伤口吗?

  当然了,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城市会不会消亡尤其是自己所在的城市会不会消亡的问题。特地查了查杭州市的房屋数据,2006年,杭州市房管局首次发布了《杭州市城镇居民住房基本状况调查报告》,杭州老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城镇居民户均住房套数1.11套。有没有被平均的可能呢?再来看另一个数据,杭州老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了83.8%。也就是8成人有房,即使是在调查涉及的11473户经济困难户中,拥有住房的也有5727户,这个比例也快超过5成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杭州就要消亡了吗?意味着我们只能坐等天上的UFO把我们接走了吗?

  超过5成人有房城市就会消亡的逻辑是:因为买不起房才让人流动,而不流动城市就会死亡。这话貌似有道理,可是别忘了一句话,“有恒产者有恒心”,若是没有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哪来奋斗的勇气与坚持呢?当一个城市用它的高房价将外来打工者和大学毕业生纷纷赶走时,还谈得上活力二字吗?

  也许这句话改成这样才对:当5成以上的房子里没有人住时,城市就离消亡不远了。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时评 a0015 城市消亡论,“砖家”该挨砖 2010-07-30 nw.D1000FFN_20100730_8-a0015 2 2010年07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