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有各的道理
在金华市少年宫门口,我们碰到了11岁的小萌(化名)。她小小的个头,背着一个小书包,皮肤被晒得黝黑。她刚上完英语兴趣班,等爸爸来接。
小萌很乖巧,说话声音很轻,记者要凑到很近才听得清楚她说话。不过一提到暑假作业,小家伙的声音似乎响了许多:“多,我都没时间玩了。”
除了暑假作业,妈妈还给她在少年宫报了思维、英语、文学三个兴趣班。小萌说,她现在每天过得比不放假时还忙。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8点到少年宫上课。上午是文学和思维两个兴趣班,一直要上到11点半。下午2点50分接着上英语班,一直上到下午4点20分。回家后,可以看一会儿电视,有时候做一些作业,晚上8点上床睡觉。
周末兴趣班不上课,小萌就待在家里做作业。上午做两个小时,下午两到三个小时。“这个作业,可比上学的时候还要多。”
这时候,小萌的爸爸到了。记者问他,觉得孩子的作业多吗?爸爸憨憨地笑了笑:“女儿平时读书很自觉,我不太管的。不过,我想多做点作业总是好的。”
“那三个培训班是你们给孩子报的,还是他自己要求报的?”记者问。
爸爸指了指女儿,谁知,小萌立马就跳了起来:“谁说的,我才没要求呢,我最不喜欢数学了。”
这时,爸爸的脸红了。“是她妈妈报的,主要是一来平时家里都没人管她,报个兴趣班,我们也放心。二来,也借着上课,也好让她学学新知识。”
小诺是江滨小学的学生,见到她时,小姑娘刚刚游泳回来,头发上水还没干。
“暑假作业肯定是少点儿好,假期我想和妈妈出去玩,还想睡懒觉。”小姑娘靠在妈妈身上,有些顽皮地说。
“我们女儿的作业,现在这个量刚好,再多就不行了。孩子放假就该放松的,做那么多作业干嘛呢,不然这假期和上学也没什么区别。”小诺妈妈说,“小时候,就要让她们多玩,玩得开心、尽兴。我们小时候,暑假就到河里抓鱼、抓青蛙,可好玩了。”
学校布置的作业不多,兴趣班也只报了英语和游泳两门课,小诺觉得自己的暑假太惬意了,“很轻松,有好多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出去玩或者看书都行,我想天天过暑假。”
“我觉得才上小学,没有必要搞得这么累的。我打算8月份带她去上海看世博,然后再到乡下住段时间,也算亲近一下大自然。”小诺妈妈摸着女儿的头说。
环城小学5年级的陈放老师这个暑假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有这些:全市统一的两本暑假作业,写3篇作文。除此之外,她还给孩子们推荐了一些书籍,比如古典名著之类的,不过这个不是强制性的。
“总共2个月的假期,我不主张给学生布置太多的作业。”陈放说,“放假了,学生们都忙着呢。”
环城小学的程老师在布置作文或日记时,从来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写多少篇,“要求篇数没有意义,学生勿忙凑够篇数,也许根本就不是真情实感,还不如让他少写几篇,但是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