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5版:全民阅读周刊

“分臭”比铜臭好到哪里去

北京 刘博文(高中)

  我们收获的东西都是华而不实的知识理论,丢掉的是真正有用的创造力和思维力。

  我们瞧不起满身铜臭的人,但是我们满身的“分臭”能比铜臭好到哪里去呀。

  最近一次我的班主任老师教育我们时,举出了人大附中的例子,说他们天天考试,并以此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听得出,口吻里充满了对这件事情的赞扬。也许老师也很清楚,这种事情若抛开了高考的话,不是什么好事。可是为了高考,通过做题我们还能学到一定的知识,一定的思考能力以及一定的吃苦耐劳的能力,一举N得,也算不是坏事了。

  日本作家外山滋比古曾在《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中指出了现代教育的“滑翔机式”的培养。这是指一种必须依靠多种条件才能飞起来的没什么自主性的方式。说到底,就是我们学生中的许多人,不具备创新和思考能力。而创新能力恰恰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这是外山滋比古的另一个论点。

  我们的这个年龄,高中生的这个年龄,的确已经接近了成年人。可是,我们还是孩子,真的只是小孩子而已。天性是玩,幼稚、容易激动、自以为是、充满创意和富有挑战精神都是孩子的特点,其中的积极因素我认为正是日后成大事所不可缺少的,比如“敢于挑战”、“富有创意”等等。但是,在高中的教育理念里却很少允许创造,并不是老师反对,而是制度在反对。许许多多的学生,为了考上好的大学,把自己的想法扔掉了。他们考上了名牌大学,得到了蓬勃发展,毕业后也有了可观的收入,这就是所谓的“长远打算”或是“有出息”吗?应试教育告诉我们的答案是“是的”,在中国这个充满了竞争的地方,唯有学历才是硬道理,而只有找到好工作才叫“有出息”。

  这些想法的产生都是十分有道理的,好的大学意味着好的环境和更良好的教育,走出校园没好学历的话人家可能都不去考虑你。为了学历以便竞争,当然要好好“学习”。正因为应试教育下我们产生这些想法变成了合理,才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的“应试”了。对于学习没什么好印象,原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被大大削弱,这是应试教育对我们能力的影响;凡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喜欢糊弄,非常在意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这是应试教育对我们性格产生的影响;“学习”这个概念的变质和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方式,是应试教育对我们价值观念的影响。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致意思就是“不到学生打死也想不出来的时候就不去启发,不到学生特别想知道的时候也不会去教他”。几千年前就道出的教育真谛,至少是现今我们所能想到的教育的真谛,虽然古老,今天的幼儿园或是小学中还能看到许多这样的影子。但是,今天的“高等的”学校做的真的比孔子所说的科学吗?

  强逼着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太功利的事,然后在他放松时斥之以“懒惰”和“不努力”。我认为这是对于教育失败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要问为什么他不努力,我想问,凭什么期望他努力?谁给他了动力?谁又让他看到了希望?都没有。有的只是巨大的压力和许多的指责。

  大家都知道网络游戏,沉迷了进去,一个“不努力”的人可以“努力”地练级,练一天都不觉得累,这当然是因为网络游戏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才使他愿意干下去,最终痴迷。有人说,学习必须刻苦,只凭兴趣是不行的。我同意,但是没有兴趣也是不行的,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但如今的学习上,哪有什么吸引力可言呢?学习和兴趣是不是冲突的,孔子的那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不仅不冲突,而且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让人像打网游一样痴迷!”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声音。我也很难想象大家都痴迷于学习的场景,原因是,我们的学习是变质的。而从小到大“教育”对我们的影响,使我们早就习惯把变质的学习视作敌人。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以至于只能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匍匐前进。我佩服那些即使没有兴趣也能刻苦的人,他们知道“适者生存”的道理,并且也许他们以后会有出息的。奇怪的是,教育,多么诱人的事情,多么美好的事情,在我们身上却是这么残酷,只剩下了“适者生存”这一种理解方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老的话语到了今日,变成了“不愤先启,不悱先发”。我们收获的东西都是华而不实的知识理论,丢掉的是真正有用的创造力和思维力。我们瞧不起满身铜臭的人,但是我们满身的“分臭”能比铜臭好到哪里去呀。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周刊 b0015 “分臭”比铜臭好到哪里去 2010-08-22 nw.D1000FFN_20100822_3-b0015 2 2010年08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