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本地新闻·坊间

文章导航

中秋夜,老父一怒杀子 一时冲动碎了一个家庭

民警叹息:多些沟通或可避免悲剧

  本报讯 轰动一时的碎尸案终于破了,但绍兴县的民警们心情却异常沉重。

  因为凶手是一位年过六旬的父亲。在今年的中秋之夜,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今年10月6日,一个头颅在河里被人发现,包裹着的是个黑色的塑料袋。

  警方经过搜索排查,确认他就是36岁的柯桥本地人杨明(化名)。经过调查,警方注意到了杨明的父亲老杨。

  面对民警,63岁的老杨老泪纵横,他说出了案情的真相。其实,他就是凶手。

  原来在杨家,多年来儿子和父亲一直都有争执。就在悲剧发生的一个星期前,父子还发生过吵架和打斗。

  9月22日,也就是中秋节,万家团圆的日子。晚餐后,父子两人又因为生活琐事争吵了起来。

  其间,杨明一边嘴巴叨咕着,一边就冲上来伸出手要掐住老杨的脖子,但被老杨躲开了。杨明就到卫生间洗澡去了。

  在儿子洗澡的这段时间内,老杨想了很多。他越想越激动:“看来今天晚上儿子是不会放过我了,我应该有所防范。”

  接着,老杨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拿来了一把长十多厘米的工艺刀,放在裤兜。杨明洗好澡就出来了。老杨盯着自己的儿子,生怕被他袭击。

  果然,杨明又伸出手准备去掐父亲的脖子。这次老杨没有选择躲避,而是拿出了裤兜里的刀朝杨明的胸口刺了进去……

  “他总是不听我的话……而且我当时火气也大,太冲动了。”说着说着,老杨流泪了。现在他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捕。

  “如果早些时候,家人们能多些劝导,多些沟通,把一些矛盾及时化解,那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毕竟是父子啊,又不是仇人。”办案的民警这样叹息,希望悲剧能给人一些警示。

  本报驻绍兴记者 史春波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坊间 a0010 中秋夜,老父一怒杀子 一时冲动碎了一个家庭 2010-11-05 nw.D1000FFN_20101105_6-a0010 2 2010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