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时评·众议

  钱报网网友鹤东云泽:富而不强,首先是对先富阶层说的。在消费选择上“贪大求洋”的主体就是这部分人,当然还有部分受到“小资”蛊惑的工薪阶层。心态上强大不起来的主要表现就是看不起山寨、小作坊、地方品牌,非得要“国际”、“一流”、“名牌”才能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是在西方靠文化品位支撑的奢侈品消费,一到中土,就成了拎个LV满大街横着飞,开个加长路虎街头竖着停,然后拍张照片网上显摆的肤浅之举。

  从根本上说,这是对自己当初的穷日子理解得太偏狭了,没有汲取那里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没有在致富的过程中获得足够有效的制度规约,以遏制过剩的口腹之欲的满足,所谓民族国家吾土吾民的宏大叙事更被当做傻态一味拒绝。消费起来,怎么可能有如韩国人那样的理性、美国人那样的随性呢?

  钱报网网友无风日子:其实大众的消费心理还是在慢慢走向理性的,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有人穿着有破洞的牛仔裤,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只是他的爱好,而不是他买不起新裤子。同样,这样的心态如果扩展到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那么大家就能以一种平常的心去进行各种只适合于自己的消费了,那些洋品牌或假洋品牌糊弄中国人的事情就不会再轻易得逞了。

  钱报网网友hxl1964:国人消费理念不改,国内食品安全层出不穷,洋品牌在食品市场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也就不足为奇。但愿哈根达斯、味千拉面等洋品牌在国外生存的真相让国内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有所反省而成熟.。

  钱报网网友凌心园主:国外的平民品牌在华变身高档品牌,所谓消费者的“崇洋媚外”心理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国内外消费品企业的营销水平差距。看看肯德基、哈根达斯的广告创意、产品概念、品牌营销,以及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再对比国内同类型企业的做法,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我们常说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中,中国只做低利润的制造,因此现在大力号召自主研发,争夺产业链上游。但往往被忽视的是,产业链下游的品牌建设与销售渠道,中国与国外的差距更大。

  本报特约评论员温国鹏:其实,媒体曝光哈根达斯在美国不过是大路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是也没见对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有什么影响。说到底,国内的消费者并不傻,之所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就是吃得那个与众不同吗?消费者吃出了感觉,哪怕是国外的三流明星也不吝惜给你一流的掌声。所以说,在这个时候,质疑外国商家的狡猾,埋怨人家凭什么把国外的萝卜当人参卖到国内,不如多学学人家的营销手段,看看人家是怎样成功地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给自己披上了高贵的金装。

  钱报网网友xiaozhendeo:这些外国品牌来到国内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自他们来到中国后,我们周围也冒起一些诸如”啃得起“之类的快餐店,这也算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问题。不能怪外国品牌的垄断,只能说我们常习惯于“山寨”而不去突破。

  高路:别只看见别人的甜蜜忘了别人的辛苦,这些品牌如今的江湖地位不是一天得来的,他们通常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在我们最需要它们时,它们及时赶到,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并深耕于中国人的消费文化之中,更重要的是,它们愿意伴随中国的品牌消费文化一起成长,这远比一些自命清高的所谓国际一流品牌更值得我们尊敬。


钱江晚报 时评·众议 a0015 2011-08-16 钱江晚报2011-08-1600010 2 2011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