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8版:调查记者·反思

做一个侠客
还是做职业新闻人

  虽然顶着“名记”的光环,虽然因调查记者的身份自豪,虽然以自由记者期许,但他们实际上仍是所在媒体法律意义上的“临时工”,有着很高的流动性。

  在我采访的几位调查记者中,杨海鹏和陈小莹的职业满意度算是比较高的,某种程度上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上海人,家在上海,又主要在华东一带活动,所以心理上没有那么强烈的漂泊感。但多数调查记者没有这么幸运(我不知用幸运来形容是否恰当),按照张志安的调查结果,有50%的调查记者实际工作所在地在北京、上海、广东,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当地人。

  “我也想安定,但安定并不是想要就能有的。”欧阳洪亮说,处于高风险作业中的调查记者希望被认可的愿望更强烈一些。对多数调查记者而言,他们背井离乡,在工作所在地没有户籍、没有编制、没有住房,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办公室,对所处媒体的依赖,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对记者来说,能与报道获得肯定的满足感相比较的,竟是,在参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的过程中,完成稿件以后,若有人振臂一呼:走,吃饭去!必是一溜的房门打开,熟悉的、不熟悉的,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去撮一顿。“那是一种归属感,尽管你对一张桌上吃饭的人未必完全认同,甚至观点相左,但大家都是同行,觉得亲近。”对调查记者来说,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需要“孤军深入”,难得相聚,再内向的人,也不会抗拒这样的集体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群体互相倚靠,通过取得互相认同来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

  大概是因为这样,常有人将调查记者视为“游侠”,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但实际上,这种纯粹游侠式的人物在调查记者圈内并不那么受到认可。“把自己当大侠很危险,以为勇气可以解决一切,一旦受点挫折就互相抱怨、指责环境,调查性报道触及利益团体很容易遭到挫折,这种时候需要勇气,更需要理性和智慧。”陈小莹说,现在已经不是荆轲、樊哙式的游侠时代了,新闻人需要更专业、更职业化,忠于职守,坚守底线,能做到就很不简单。

  新入行的调查记者特别容易浮躁,而资深的又特别难以摆脱焦虑,这是调查记者圈子里一对奇怪的共生体。尽管在前辈们的经验、教训之下,新生代的调查记者们开始更加注重对技术、工具、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但他们所处的新闻机构特性并未发生改变,浮躁和焦虑不会消失,他们能做的只是不被这种浮躁和焦虑所挟。

  这也不完全是坏事。虽然浮躁和焦虑情绪的蔓延让人为调查记者的职业前景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为新闻业的变革提供了契机,推动着调查记者的职业化,它至少告诉我们可以往哪个方向不断努力。

  好吧。


钱江晚报 调查记者·反思 c0008 做一个侠客
还是做职业新闻人
2011-08-29 钱江晚报2011-08-2900012 2 2011年08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