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7版:读书

老友志华

  老友俞志华,杭州人氏。前几日去他余杭长乐“行素书屋”品茗径山新茶,笑对他说:我也写一写你,你看如何?他哈哈一笑,“随你,别把我写的太好了”。遂有此小文。

  俞自小聪明好学,1964年,年仅17岁便进了当时的杭州大理石厂当学徒,跟着师傅学雕刻技术,大理石的天然纹理丰富多变,可制工艺品,也可雕凿墓碑。别小看这雕凿墓碑,要将字帖或名家字迹仿真一般雕凿石上,没有真功夫是拿不下来的。炎炎烈日或是数九寒天,少年俞志华一手榔头,一手凿刀,在简陋的车间内勤学苦练。数年过去,他凿出的字体已颇有汉魏风骨,这也触发了他学习书法的最早机缘。后来,他的恩师潘天寿、余任天、朱乐三的墓碑与墓志铭,都由他亲手制作。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青年俞志华有幸拜美院诸乐三为师,并先后得到余任天、沙孟海、唐云、陆俨少等书画大师的教诲。多少个夜晚,俞挑灯挥毫,揣摸大师指点。

  上世纪80年代,俞志华创作的《春江小景》山水画,得到了美院许多大师的首肯。画面中,一江春水,万顷碧波,夹岸山色青黛,数间民居隐于青山绿水之间,江中渔舟上,渔夫悠然撑船滑行于碧波之上,颇有苏东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的意境。

  上世纪 90年代,他选取径山长乐筑行素书屋,更静心于书画创作,作品名声渐噪,期间主要创作了《铁骨老梅》、《潇洒清风》、《龙吟》、《不知天上宫阙》等一批作品,由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也曾与其他书画家去欧洲、日本、韩国、越南等地进行艺术交流。

  我与志华老友的相识相知也颇为有趣和偶然,在一朋友婚宴上,本来素昧平生之人,言谈无非今天天气类,他却抨击时弊,言语锐利,一副“愤青”模样。我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且本来我也属性格直率之人,因此交谈甚欢。后了解多了,友情日深,知他把“人不应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作为人生的信条,这也是他的性格特点。

  这是个真实的人,实在的人,普通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友,是人生幸事、乐事。


钱江晚报 读书 c0007 老友志华 2012-05-13 钱江晚报2012-05-1300025 2 2012年05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