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本地新闻·时政

以德立身 以德执事

《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正式颁布实施,首次加入诚信体系建设内容

  本报讯 昨天上午,浙江省委外宣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我省正式颁布实施《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纲要》充分体现了浙江地域特色,符合浙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现状。

  制定和颁布《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完善《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的需要;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深化浙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需要。《纲要》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要求具体表述为“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做好事”18个字。

  《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中首次加入了诚信体系建设,着眼于建设“信用浙江”,为什么把诚信体系建设放到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位置?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氨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胶囊等,严重损害了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损害了中国食品行业的公信力。更危险的是,这类事件经常发生,会影响社会稳定,对政府形象都会带来冲击。”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龚吟怡表示,浙江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之地,对诚信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更加强烈。

  企业如何做到诚信?就是有责任地做产品。龚吟怡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专家在讲课的时候讲,德国的汽车到中国来装配,按照它的图纸和技术要求,一个螺帽要拧10圈,但是中国工人拧到第9圈的时候就发现很紧了,就不拧了,不拧了以后这个汽车就出厂,到公路上跑了2-3天以后,那个螺帽就松掉了,他规定你拧10圈你就要拧10圈,诚信的核心问题是责任,你这个员工按照操作规定必须要拧10圈,要纹丝不动才能放手。

  “我上个礼拜在嵊州出差,有人告诉我,他们有一家胶囊企业已经检查了6次,都没有超标,所以最近德国的一家医药企业就要跟他们合作。” 龚吟怡认为,从经济发展来讲,企业诚信应该是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此外,诚信体系建设,还包括政府的诚信,以及每一个公民的诚信。

  《纲要》全文约有10400多字,分为三大块、七个部分,40条。第一大块讲意义,是关于公民道德建设性的重要性。第二大块讲任务,主要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第三大块讲方法,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主要途径、实践要求和保障措施。

  本报记者 南芳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时政 a0007 以德立身 以德执事 2012-05-29 2461303 2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