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本地新闻·时政

《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本报有删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

  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重要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但是,我省公民道德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违反社会公德的事件时有发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3.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紧迫、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公民道德建设的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有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文明素质工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浙江特点的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径,实现全省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与身体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相同步,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5.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推进文明素质工程,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养成计划,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体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全社会形成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做好事的良好道德风尚,努力形成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风尚更加优良、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的良好局面。

  公民道德建设的

  基本内容

  6.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全体公民增强知荣辱、明是非、分善恶、辨美丑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7.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规范,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8.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操守,引导生产型行业“负责任地做产品”、服务型行业“负责任地提供服务”,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员工。

  9.加强家庭美德建设。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恩爱、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美德规范,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10.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就是要增强人们的道德自觉意识,激发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养成求真、从善、尚美的心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1.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着眼于建设“信用浙江”,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强化诚信理念,弘扬诚信精神,培养诚信品质,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广泛形成“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氛围。

  公民道德建设的

  基本方针

  12.坚持公民道德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3.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衔接。

  14.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15.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16.坚持体现先进性要求与兼顾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17.坚持强化宣传教育与注重社会管理相配合。

  公民道德建设的

  主要途径

  18.发挥科学理论的先导作用。

  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党校培训教育为主阵地,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夯实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19.发挥国民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认真贯彻党的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德育课程设计、学生品德考核、师资力量配备和校外实践活动等方面,作出分层次、有区别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有机衔接,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遵循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

  20.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

  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把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作为重要任务,使大众媒体成为宣传先进思想、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阵地。

  21.发挥文艺作品的熏陶作用。

  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寓于文艺作品创作的全过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方针,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22.发挥传统美德的传承作用。

  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23.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以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动模范等为载体,完善先进典型的选树机制,建立健全道德建设激励机制和各类先进典型关爱帮扶机制,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以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影响人、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

  24.发挥法律规约的约束作用。

  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发挥法律普遍性、权威性、强制性的优势,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度,实现公民文明素质和法律素养的同步提升,保障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25.发挥公民个人的自律作用。

  要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道德的遵从是来自于自身对道德的需要,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从而做到自立规范、身体力行,凭着良心、良知做事,自觉把握、检验和校正自己,并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

  26.发挥社会宣传的渗透作用。

  公民道德建设的

  实践要求

  27.在弘扬雷锋精神中夯实道德建设的群众基础。

  28.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

  29.在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提升道德建设的内涵。

  30.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道德建设的力度。

  31.在未成年人教育中注重道德实践的体验。

  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大力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工程”、“净化工程”、“精品工程”、“绿网工程”、“帮扶工程”等“五大工程”,积极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

  32.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

  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加强对网络、手机、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自觉增强网络道德意识,积极发布科学、健康、有益的信息,切实防止虚假、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共同建设网络道德。

  33.在净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中增强道德建设的影响力。

  34.在各类道德实践活动中引导人们践行道德要求。

  公民道德建设的

  保障措施

  35.逐步完善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

  36.不断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

  37.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机制。

  38.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高尚品格。

  39.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层队伍建设。

  40.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资金投入。道德建设,吸纳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向公民道德建设。

  (全文详见今日《浙江日报》)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时政 a0007 《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本报有删节) 2012-05-29 2461500 2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