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2版:人文·文化

【梁祝】 从尹桂芳那里“偷”旋律

  全国的信像雪片一样飞来,每年的圣诞节,贺卡用绳子串起来,挂满了房间。连俄罗斯姑娘都写信来追求我。

  记:你写的那曲《梁祝》风靡全国,你还记得当时火爆的场景吗?

  何:喔……那时候,全国的信像雪片一样飞来,每年的圣诞节,贺卡用绳子串起来,挂满了房间。连俄罗斯姑娘都写信来追求我。我看不懂,都是同学翻译的。

  记:听说您一开始并不想写《梁祝》?

  何:一开始是领导“要我写”,后来才变成“我要写”的。

  1958年初,上音管弦系领导刘品组织学生组成“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成员有我、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张欣、朱英等。

  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实验小组”决定搞一个小提琴协奏曲。在报选题时,我报了一个《梁祝》。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愿意搞这个作品。当时,刘品带我们实验小组成员赴温州慰问解放军。他和我睡一间房,晚上促膝交谈到深夜。

  第二天一早,刘品有事先回上海。我一觉醒来,看到桌上放着一盆橘子,盆底压了一张他留下的纸条。所以,我常开玩笑说,当时的领导真好,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而且“做到了床上”。

  记:能谈谈创作《梁祝》的情况吗?

  何:“梁祝协奏曲”开始不是我和陈钢合作,而是和丁芷诺合作。

  我把《梁祝》爱情主题和三载同窗副题都写出来了。但是小的合奏写好了后,大的管弦乐队的配器我们不会写。

  当时,我找陈钢来帮忙,但他说要忙毕业作品,没有时间。丁善德院长对陈钢说,你把《梁祝》完成了,就算你的毕业作品。

  就这样,陈钢参与创作,丁芷诺退出了。

  我和陈钢正式合作是在1959年2月,我们对乐曲的曲式进行了重新规划,旋律主要由我写,钢琴伴奏和乐队伴奏由陈钢写。

  记:听说您当时写《梁祝》时,经常去听越剧?

  何:当时上海人民大舞台正在演尹派越剧《红楼梦》。为了搜集创作素材,我接连几个晚上都去听。

  尹桂芳的“林……妹……妹……呀”情意笃深的吟腔,触动了我的创作灵感。后来,我用具有戏曲风格的演奏手法,在小提琴上反复试奏,终于创作了全曲的核心:《梁祝》爱情主题。

  后来,我见了尹桂芳还对她说:“我的《梁祝》主旋律是从你那里‘偷’来的。”

  记:在那个时代,出这样一个小提琴曲目,很让人惊奇吧?

  何:当时的小提琴曲子中,确实没有什么中国作品,老百姓听外国作品又听不懂。所以我们创作的目的,就是想让老百姓听懂小提琴。

  我还记得1959年5月4日,《梁祝》在上音大礼堂首次试演。当时作曲系的师生还有许多异议,认为调式、调性无大变化。

  当月27日,《梁祝》在上海兰心剧院首次公演,参加上海市音乐舞蹈会演(即“上海之春”的前身)。由俞丽拿独奏,上音学生管弦乐队协奏,指挥系的四年级学生樊承武指挥,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也就是这天起,《梁祝》开始走向全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d0002 【梁祝】 从尹桂芳那里“偷”旋律 2012-08-24 钱江晚报2012-08-2400013;钱江晚报2012-08-2400014 2 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