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6版:浙中城事·财富

13年前,他带着两匹马、几只斗鸡闯荡横店
如今,他成为拥有上百匹马、年利润十几万元的——

横店“马王”

  在横店,剧组要用道具,哪儿都有的租,要群众演员,一波又一波,唯独拍戏要用马,只能找老史。

  老史全名史清学,河南周口人,今年42岁。1998年,他带着两匹马、几只斗鸡和一帮会耍杂技的老乡来横店讨生活,没想到最终凭借机遇和努力,成为了横店“马王”。

当年举债买马,艰难度日

  老史刚来横店的时候,还不明白拍戏是怎么回事,租马又是怎么回事,因为杂耍生意不好,他就让两匹马驮着游客跑几圈,赚点散钱。

  那时候,横店的剧组还不多,就算要拍骑马的戏,也都是自己带马过来。有剧组的人看到老史的马,就对他说,可以多养些马,做出租生意,专门赚剧组的钱。

  老史想了想,觉得在理。2003年,一家人咬咬牙,举债几十万买了20匹马,通过竞标拿下了横店的马匹租赁生意。

  “我连竞标的钱都是借的。”老史说,买马以后,一家人在横店的生活仍然不理想,靠着景区免去了部分费用,每月还给他们一人800元补贴,老史一家才能维持生计。

两种经营模式,等来转机

  惨淡经营了七八年后,老史终于迎来了转机。

  2010年开始,随着横店的景区不断扩大,来拍戏的剧组和游客也越来越多,马匹租赁生意终于好了起来,“最好的时候,剧组一天要租用200匹马。”老史说,租给剧组,费用是10小时每匹马260元。

  另外,他还继续做游客生意,跑马一圈30元,“一天有700元左右的收入。”

  不过,养马的开销也大。他带着记者走到一个盖着油布的草料堆前:“刚从哈尔滨运来的饲料,得遮好,要吃十多天。”

  老史说,养马不是便宜活儿,每年光饲料就要60万元,好在生意不错,一年纯利润有十几万元。

  现在,老史新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马场,常年维持着七八十匹马的数量,“剧组要用了,不够就买,1万多元买进来,最后6000多卖出去,就赚中间给剧组的佣金。”

专门请来驯马师,偶尔还要充当明星替身

  这几年摸爬滚打,剧组不断租借,让老史家马匹口碑好起来:“武术指导都自己选马,我们家的马是最听话,最好使的。”

  之前的电视剧《宫》、《步步惊心》、《隋唐演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到如今的《四大名捕2》,很多剧组都指定用老史家的马。

  刘德华、李冰冰拍《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时,一定要指定老史家的两匹品相特别好的小马驹,“那马听话,骑过的人介绍给他俩的。”

  冯绍峰、吴奇隆为了拍戏,拍戏期间每天会专门抽两个小时来马场练习,“我们专门有一对一的指导,我们这里的小王,还是吴奇隆的骑马替身。”

  老徐说,很多明星拍戏多了都会骑马,但是遇到危险工作,就会找替身,“马好像自家的娃,到哪里我们都陪着,拍摄需要替身时,我们就亲自上,深怕别人弄伤自家马匹。”

  老史说,在横店,不论是拍戏的“千军万马”,还是供游客休闲的马,都是出自自己麾下,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他都觉得特别自豪。

  本报记者 张姮 周勤/文 本报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财富 j0006 横店“马王” 2012-11-07 2788366 2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