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平阳县善旺农业开发公司经理林垂午:
以好条件留住好老师 让农村孩子得到好一点的教育
见到林垂午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这个和蔼的老人是个身价几亿的企业家。
他伸出手给记者看手上的老茧,笑着说,“我就是个农民,现在创业有点钱,就想着回报一下。”
林垂午出生于浙江平阳山门镇,40多年前,他带着家乡的农民子弟兵远赴新疆拜城县创业。当地条件很苦。2003年,他们在距拜城县城西北100多公里的高山上发现了煤就决定开发,可是那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没有路,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尝试,林垂午决定试试。70多公里山路,他骑毛驴来回7天,还摔成左臂骨折。两年后,他建成了苏拉合玛煤矿,每年上缴税收一个多亿。
富起来之后,林垂午没有忘本,截至目前,他已为拜城县累计捐款逾1000万元,多用来解决当地贫困地区的教育等问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编外”援疆干部。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优秀的企业家,再到慈善家,林垂午问心无愧地一路走来。
2005年,林垂午偶然听说家乡的山门中心小学条件很差,该小学要迁建但资金有困难时,他立即专程从新疆赶回并捐资118万元。去年,他通过当地慈善总会捐资2000万元,为家乡建设一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县级敬老院。此外,他又出资3000万元,建了一所惠及全镇儿童的中心幼儿园。
他告诉记者,这次带来的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农村幼儿园,以好的政策条件留住好的老师,让农村孩子能够得到好一点的教育。
林垂午表示,“我是个农民,做不了什么大事,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做点好事吧。”
本报特派记者 王曦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