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吸引千余师生 习近平谈发展道路
“鞋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
“早春3月,意味着一个新的万物复苏季节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的播种的时刻的到来……”当地时间23日上午,在结束与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的会见后,习近平专程到享有“俄罗斯外交官摇篮”之称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
这是一所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的高等学府,不仅培养了大量俄罗斯外交官,也有不少中国的外交人才曾在这里接受培训。
习近平: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
面对在场的千余名师生,习近平首先谈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他表示: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
演讲中,习近平也特别提到中国共产党新领导层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梦”理念。他表示,“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俄学生:
“所有这些问题全都没有事先安排过”
在当天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尖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他强调中俄“民之亲”对“国之交”的重要性。
演讲最后,习近平引用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与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寄语中俄关系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演讲大厅济济一堂,过道都站满了人。演讲结束之后,一些在现场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和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随机采访。一位男学生说,他对习主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个平静、睿智、大气的人,并且他整个的演讲都非常的有条理,可惜的是,在现场提问的机会太少,有很多人准备了问题,但是却没能提出来。一位女学生说,“我本来是想问一个问题的,想知道中国在日后国际事务当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还有一位男学生告诉记者说:“我能够看得出来现场所有这些问题全都没有事先安排过,都是现场临时发挥的,因为我能够察觉出来习主席在倾听问题的时候还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回答。”
据新华社、央视、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