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8版:浙中城事·市井

这份青春的记忆,是否曾相识

同学录的年代秀

  泛黄的留言簿,掩不住青春的明媚。

  昨天,本报报道了一本尘封了67年的同学录的故事,让很多人都陷入了一场关于青春记忆中,开始回忆起曾经的年少和青春。同学录所记录下的不仅仅是一段段逝去的青春,而是关于那个年代的记忆。

  不同年代的人,同学录留言风格都会深深地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我们征集了三位分别出生60年代、70年代、90年代的金华热心读者的同学录,看看你是否能在他们的同学录上找到你当年的时代印记。

  60后同学录选摘:

  迎着风雨去战斗,战胜一切困难。

  “任凭青春如水流,同学友情永不丢,愿您像那海燕一样展翅飞翔,在大风大浪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1964年出生的严阿姨,是金华金东区人,她珍藏的同学录,大小看上去和如今的便签本差不多。

  与众不同的是,封皮是她亲手做的,细心的她,还特别用蓝红的彩笔描绘了友谊二字,在扉页写上“珍珠集”。

  严阿姨不仅把它当同学的赠言本,还把它当作了笔记本。

  严阿姨说,那个时候,只有高干子弟还有贫下中农是可以读高中的。当时班上很多人都是高干子弟,工作也可以顶岗,所以很多人读书其实并不是很认真。

  她们毕业时,文革刚结束,所以大家在写赠言时,都保留了很多口号式话语,“毛主席语录对我们影响还是很深的。”严阿姨说。

  70后同学录选摘:

  你高一就认识我,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以前(6)班的人我都知道,更重要的是你那顶呱呱的化学成绩在我班早已闻名。高二我们能同班,“缘”不浅,我们有过许多次的交谈,可是每次你都很“狡猾”,话说了一半就停止了,吊我胃口,大概你看我一副着急,急欲想知道的神情就很“幸灾乐祸”,不过,现在我可学乖了。

  曹先生,1976年出生,1990年上高中。由于住校,晚上都要上自习,那时在学校,也没什么时间玩,每天最多的娱乐活动就是打打篮球,踢踢足球。

  很多70后80后,看到曹先生这本硬皮笔记本,可能都会会心一笑:就是这种感觉,笔记本的封面上,还写“送给我的未来”。

  翻开一看,你会惊叹,所有人都如此用心,有人写留言可以一写写上三四页,或许是因为那个年代琼瑶剧正流行,这本留言本上,同学们也极尽煽情,有着浓浓的文艺范,琼瑶范。

  “我想每个年代的男生宿舍永远不变的节目,就是熄灯之后的卧谈会,”曹先生说,“主角是学校里的女生,不过我们那会校园里还是很纯洁的。”

  即使毕业留念册上写过暧昧的留言,多数也只是玩玩而已,并不是真的。

  90后同学录选摘:

  我是你的前桌,我天天倾听着你优美的歌声(嘿嘿),知道你很喜欢唱歌,那明星(未来的你)别忘了给我签名哦!

  对90后来说,写同学录并不意味着真分别,此时网络已经很发达,大家可以上人人网,还有QQ群,想联系,很方便。

  “高考刚过,大家的心态都是很轻松的,所以同学录上也有很多调侃的话语。”1992年出生的小叶, 他给我们看的同学录,包装精美,可以用豪华来形容。

  生活无忧的这代人,从他们的同学录上就可以看出。90年后的同学们更加追求个性的表达,学生们已经不再压抑表现自己,喜欢唱歌的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祝他成为一个STAR(明星)。   本报记者 贝远景

  本报实习生 叶星辰 文/摄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市井 j0008 这份青春的记忆,是否曾相识 2013-11-29 3276855 2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