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好水,先治好“权”
江南水乡,山水浙江,如今却缺水,更缺纯净的水。这让人尴尬,更让人痛心。“60后”们小时候游过泳的小溪、大江,有的变成了黑河、红河、垃圾河;“70后”小时候嬉戏过的池塘、湖泊,有很多早已不能滋育鱼虾、荷菱。
两会上,代表们议得最多的就是水。自从去年底浙江省作出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决策,政府与民众都有了一个“浙江梦”——重整山河,还我青山绿水。治理污水成为两会上“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就是这种心灵共振的结果。有了决心,定了目标与计划,接下来,筹措资金很重要,创新技术很重要,而更重要的,在我看来,要治好水,还是得先治好“权”。
整治权力,关键要看褒扬奖励的是什么,贬抑惩罚的是什么。若唯GDP是论,水始终清不了。这样的权力本身也成了洪水猛兽。
治水要防漏,治权得防腐。在环境欠账里,有没有因某些主管部门官员私人的人情账而欠下的?官商利益一勾兑,污水便会神奇隐形了。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何德兴说,以前采用人工监测水质,每月一次,提早知道监测时间,在监测前,上游水库都会放水,“原先劣V类的水,会检测出IV类水的水质”。而一旦对有人情关系的企业放过一马,便没底气去管好其他的企业。若执法组没有这份一碗水端平的正气,怎么可能打好治水攻坚战?
治水求其清,治权求其廉。2014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总额将大幅裁减,在去年年初预算基础上压缩30%,全部用于“五水共治”,这是让人振奋的好消息。只要众志成城,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浙江人重拾青山绿水的梦想,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