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5版:今日下沙·开发区

闸门遗迹下,水声依旧

  20世纪50年代初,下沙乡的农民就开始自发地筑堤防洪,并通过围垦获得一部分土地,种植庄稼。正值壮年的沈焕伯,自然是这支围垦队伍中的一员。

  “那时堆的是土坝,下面全是泥沙,一个浪头打过来,就被冲掉了。这样反反复复弄了好多年,一直围不牢。”沈伯焕回忆说。

  1952年,钱塘江江道北移,七格至海宁老盐仓段滩地开始坍塌。大片滩涂坍失,盐田和农作物也受到了破坏,百姓叫苦不堪。也就是这一年起,有组织的围垦行动正式开始,称为第一次围垦。

  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村民采用浆砌护坡的方法筑坝,防止潮水抽空坝底。“趁着退潮,从平地下挖两米,再用石头和水泥混合浇灌好。”沈伯焕按照以前的习惯,把筑3号坝的过程称为“3号围垦”行动。

  3号大堤筑成后,围滩面积达三万多亩。农民们把滩涂改造为良田,种植农作物,获得收益。“种种棉花,能活了;种种其它,也有得吃了。老百姓越围越高兴。”沈伯焕笑着说。

  为期八年的第一次围垦行动,形成了3号大堤以西的下沙围垦滩地,人称老围垦区。1971年2月至1980年10月,余杭县先后组织下沙、乔司、九堡、翁梅等十个乡,开展第二次围垦行动。

  1975年起,村民开始逐年往3号大堤外围筑5号、6号、7号大堤。由于临江的5号、6号、7号大堤都没有出江排涝闸站,新围垦的一万亩农田在一次涝水灾害中损失惨重。3号大堤上的创业1号闸,就是为了解决排涝问题专门建造的。

  随着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3号大堤、创业1号闸的防洪排涝功能,也逐渐消退。

  如今,3号大堤已成为白杨桥美食休闲园的一部分,迎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创业1号闸静默地矗立在上面,暗灰的水泥色上还留着斑斑水迹。半开的闸门下,流水缓缓流淌,不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滋养着两岸的梧桐、红枫。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开发区 q0005 闸门遗迹下,水声依旧 2014-12-22 钱江晚报2014-12-2200016 2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