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8版:全民阅读·晚潮

梅兰芳在杭州的四次演出

  1916年到1956年四十年间,梅兰芳应邀至杭州进行了四次演出。

  梅先生第一次在杭演出是在1916年11月25日至12月10日之间,这是他在第三次到上海演出后的一个间歇期。当时的杭州第一舞台(原杭州铁路文化宫前身)经理慕名邀请梅兰芳到杭。这次他在杭演出的剧目中有一部分和上海的相同,基本上是古装、昆剧、刀马旦一类的戏,其中《嫦娥奔月》和《黛玉葬花》最受欢迎。杭州观众初识梅郞,既惊艳于他的舞台形象之美,又惊叹于他的表演艺术之美,满城争看梅兰芳。梅兰芳在杭州的首演如同梅植西湖,播下了梅派艺术在杭州长期流行的一颗种子。

  这次杭州首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有一天,梅兰芳和同来的姜妙香、姚玉芙、茹莱卿、许伯明,乘轿畅游西湖山水风景,碰巧下了大雪,爱好书画又欣赏自然之美的姜妙香在大雪之中下了小轿,手舞足蹈地大声叫好,把嗓子都叫坏了。当晚的演出只能在梅先生的帮助下,度过难关。后面的两三天的演出中,姜妙香的嗓子还没复原,都是用同样的办法应急。梅先生由此还在他的自传《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讲了一大篇“演员病不得”,引用的就是他自身以及其他演员的实例,从而引申出了演员应在饮食、寒暖和睡眠等三方面必须注意的问题和保护嗓子的主要原则,以避免因病影响演出质量。

  1935年9月21日至27日,梅兰芳先生再次应邀,率梅剧团部分团员和海上名票莅杭,在当时的延令大马路(今延安路)新建的大光明戏院,为饱受水灾之苦的浙江灾民以及杭州乞丐收容所进行筹款救灾义演。这是梅兰芳第3次到访杭州演出。

  当时杭州的主流媒体东南日报,每天都以头版头条的大幅版面,刊登梅兰芳和梅剧团主要演员以及海上名票演出的戏码广告。大光明戏院正大门前搭建了大型彩牌楼,张灯结彩,过往行人无不驻足。

  这次梅兰芳和梅剧团以及海上名票共举办了7天8场演出。演出剧目是1935年9月21日晚为《女起解》、22晚《四郎探母》、23晚《汾河湾》、24晚《全本甘露寺》、25晚《贩马记》和26晚《生死恨》。其中22日加演了日场《全本群英会》等剧目,由梅剧团部分主要演员和部分上海名票合演。最后一场是应杭州各界观众的要求,由梅兰芳与病愈后特地专程从上海赶来的名净金少山,在9月27日晚合演了梅派名剧《霸王别姬》。

  这次义演共有2万余名观众观看了演出。最后一场《霸王别姬》演出前,竟售出了6千多张票,大大超出了只有2千多座位的大光明戏院的容量。7天8场义务戏演出的全部收入高达2万8千余元,悉数捐作赈济水灾受害灾民及乞丐收容所募集的基金。

  这次义演中,也有些趣闻逸事值得一提。多位上海名票的参与助长了梅剧团在杭义演的声势。当时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很多军政要员以及各界头面人物都参与其中,自掏腰包买票看戏捐款。在当时的外国驻杭领事中,也有热爱中国京剧艺术的友好人士,日本驻杭领事松村藏雄及其夫人在联欢会上分别唱了《空城计》和《三娘教子》选段。很多京剧爱好者从外地赶来捧场,从事金融业的商人邵景甫,是来自上海的梅派艺术的“粉丝”,一天上午,他在杭州官巷口聚六馆吃面,因其风貌略似梅兰芳,有很多市民误以为是梅兰芳在吃面,纷纷聚集在面馆门口围观,人群越聚越多,此君大窘,踉跄隐逸而去。此事后作为花边新闻被梅兰芳得悉,在各界人士最后一天为梅兰芳举行欢送宴会时,梅兰芳应约特地与邵景甫合影照片一帧,作为插图之一,刊登于1935年9月29日东南日报第2版的《送梅絮语》一文中,照片题图为“真假两梅兰芳”。

  在梅剧团完成杭州义演任务后,上海铁路局特地调拨专列,把梅剧团接回上海,稍事休整后,又在上海进行了为时10余天的赈灾义演。

  也就是在1935年9月开启的第三次杭州演出期间,梅兰芳和梅剧团总管姚玉芙分别接受东南日报记者采访时,都提到了1934年也曾应邀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大礼堂参加了救灾义演,并游览了西湖胜景,这是梅兰芳第二次在杭州的演出。

  梅兰芳第四次应邀率梅剧团到杭州演出的时间是在1956年10月中旬到11月初,前后历时20余天,地点是在当时剧场座位最多的人民大会堂,演出了《凤还巢》、《宇宙锋》、《洛神》、《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和《奇双会》等6出经典名剧。其中从11月1日至4日,应杭州本地和外省市的广大观众强烈要求,加演了4天。

  梅先生这次来到杭州演出,特地给杭州人民题了词。从他题词第一句“二十年后重游西湖”,也印证了他上一次来杭州演出是在1935年,这一次是旧地重游了。

  就在梅先生1956年10月中旬在杭演出前几天,我一位热爱京剧梅派艺术的老朋友、上海大学的刘承柱教授,当时还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大二学生,他获悉梅先生将在杭演出,但无法分身回到家乡杭州观摩梅先生的表演,就写了一封信请杭州人民大会堂的工作人员转交梅先生,他希望得到一份梅先生的亲笔签名。时隔不久,这位老朋友真的收到了梅先生10月28日从杭州给他的回信,信内不但有梅先生的回信和用毛笔写的亲笔签名,同时还附带多寄了梅剧团其他几位主要演员的签名。老友喜出望外,一直保存至今。

  编后记——

  《梅兰芳在杭州的四次演出》的作者徐连经是一位从浙江大学退休的英语教师,同时,他也是一位京剧和梅派艺术的爱好者。2014年10月19日,时值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全民阅读周刊》刊发了《为什么需要梅兰芳》的特别报道,徐连经当即电告梅葆玖先生,梅葆玖委托徐连经为他寄去5份报纸,以便存档。

  同时,徐连经将查阅了1万5千页左右资料而写就的《梅兰芳在杭州的四次演出》进行修改,还原了梅兰芳在杭州四次演出的一些细节。在此,一飨读者。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晚潮 b0008 梅兰芳在杭州的四次演出 2015-03-22 3821857 2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