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8版:全民阅读·晚潮

“白洋淀诗歌群落”探

  2015年寒假得《诗探索》赠书两种,其中《白洋淀诗歌群落研究资料》作为当代诗歌史料文献集,自然有其份量,当即钤印收存。

  关于“文革”背景下的白洋淀“诗歌群落”,其较为正式得名应该是在1994年5月上旬的“寻访活动”过程中,属于一种文学史追认的命名方式。书中第四辑林莽《“当代诗歌群落”主持人的话》、刘福春《“白洋淀诗歌群落”寻访活动》、第一辑林莽《关于“白洋淀诗歌群落”》以及宋海泉《白洋淀琐忆》均有清晰交代和阐释。与“诗歌群落”近似的说法也有,如廖亦武、陈勇1998年做的《马佳访谈录》中“群体”、“团体”、“江湖”、“诗群”、“圈子”等,又如王士强2008年做的《从“白洋淀”到《今天》:芒克访谈录》中芒克反复使用的“圈子”一语。比较而言,“圈子”其实更有现场感,“群落”、“诗群”则更带有后命名的学理性成分。不过从侧重于作者而不是风格角度命名来说,倒都符合实际,如齐简(史保嘉)《到对岸去》所言:“但是‘群落’并不是流派,它不是诗风的集合,而是诗人的集合。”故以“诗派”视之,似不准确。

  又,这个“诗歌群落”存在的时间节点也甚明确,当事人林莽划定为“1969——1976年”。那么,换个简要的表述方式,或可称其为“文革”中后期。这个说法刘福春也在《“白洋淀诗歌群落”寻访活动》的报道中使用过,窃以为是妥当的。

  编者贺嘉钰在《编后记》中对编辑经过有说明,涉及到该书编辑动机时提到“一些有关诗群的细部史实仍未厘清,部分涉及诗群的基本判断与考量还存疑议”,作为“第一本有关白洋淀诗歌群落的资料书”,想必对这些“仍未厘清”和“还存疑议”处有所弥补,但为何不再挑明一点呢?

  此外,收入的文献(包括回忆录、照片和作品)大多发表或出版过,回忆录如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1999),作品如陈思和主编“潜在写作文丛”之《被放逐的诗神》(2006)。只有第三辑中的“白洋淀诗人笔记本上的摘句”是“首次公开面世”,故新鲜东西还是感觉少了些。最后面的“研究资料目录”梳理倒还清晰。

  当然,即使作为一次汇编,也是重要而实用的。

  书是内部印刷,下署“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2014年10月”,没有“版权页”,书前《编选说明》第五条说明“本书为征求意见稿”,并作出“手稿、照片、研究论文等资料”的征集希望。那么,该书的完善总还可以期待。如有这种可能,个人以为,最主要的应该还是稀有、新鲜文献的进一步发掘。比如书信,本书只收入潘婧《心路历程》中的四封,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须知那可是一个写信的时代啊!自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未及留存下来。这跟有些重要作品未及留存一样,都是无法挽回的遗憾了。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晚潮 b0008 “白洋淀诗歌群落”探 2015-03-22 3822623 2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