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n0004版:宁波城事·甬现

文章导航

课堂搬到银行、超市
只为让他们学会一门生存技能

这种将智障儿童融入社区的教学方法称为达敏模式
目前已向全国推广

  “灯罩在哪里?来指一下。”“开关在哪里?指一下在哪里……”昨天早上10点,在宁波高鑫广场的欧尚超市内,达敏学校的杨老师带着7位学生在小家电区认识台灯的各个部件、开关。

  杨老师手上拿着这些台灯部件的文字和照片,然后对照超市里陈列的台灯让学生们学习。

  一遍又一遍,当学生能正确指出部件在哪里的时候,杨老师总是给予他们大大的赞扬。

  对智障儿童来说,重点并不是要教会他们多少文化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能生存、会生活”的技能。

  杨老师说,要教会这些孩子认识部件并不容易,首先要在学校里教会学生认识文字和图片,但光认识文字和图片,实际生活中却不认识、不会用也是没用的,使用教具教学的话,学校里所使用的教具也是有限的,拿台灯来说,也就一两盏。但是,在超市里,有几十盏、上百盏的台灯可供教学。

  除了超市,附近的公园、银行、快餐店等都成了达敏学校的课堂。

  老师带着学生到公园里去认识小树、花草,到银行去学习如何存取钱,到快餐店去学习如何吃快餐等等。

  达敏学校徐佳芬校长说,尽管课程上会教,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很难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成能力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如:在学校静态的封闭环境中学会了过红绿灯,但是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学生嘴里念着“红灯停绿灯行”,两条腿却怎么也不敢向前迈。

  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宁波市达敏学校最终走出了一条社区融合教学的道路,形成了社区融合教学模式,即以社区为课堂、生活为内容、居民为教师,通过学校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实现智障学生“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这一模式也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同行和专家的认可,昨天宁波市达敏学校和国内40所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特殊教育社区融合教学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成立后,各校之间将加强联系,交流经验,提高特殊孩子的培养质量,让特殊儿童能成功的融入社会、掌握生存技能。

  本报通讯员 朱尹莹

  本报记者 王丹静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宁波城事·甬现 n0004 课堂搬到银行、超市
只为让他们学会一门生存技能
2015-04-15 3848359 2 2015年04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