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1版:建德生活

文章导航

逛书店的人少了
看书的时间没了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聚焦建德人阅读现状

  胡晓琴

  下周四,也就是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世界读书日的宗旨。去年,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公布,我国成年人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未成年人纸质图书阅读量为6.97本,平均下来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在5本左右。而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其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分别为11本、40本,中东国家以色列甚至达到了64本。相比下来,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太较少。因而不少人们称:现在看书的人们是越来越少了。真的是这样吗?

  书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以前读初中时,我和同学周末放假,总一个劲地往书店里钻。在满满的书架上搜罗自己喜爱看的课外书籍,找到了便各自找一处空地,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上几小时。”来城区购书中心看书的陈女士告诉笔者,自己是书迷,也曾是城区书店的忠实顾客。不过,现在来书店看书的次数减少了。“现在书店里的书籍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了,看去都是些教辅书。”陈女士说道。

  的确,往城区的两家书店——购书中心、新华书店新安店走走,店内占了主角的是学生的教辅书。相对前几年,书店内的书籍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新华书店原本陈设课外图书的二楼早已不再对外开放。购书中心店内也将原先一大块的图书陈设处开辟为学习用品售卖区。

  “书现在是越来越难卖了。”购书中心二楼的工作人员无奈地对笔者说道。“就这近两年,书店的营业额下降得快。以往每天销售额是上万的。”“那现在呢?”工作人员摇摇头,“现在人们都网上买书,手机看书,平时来书店看书买书的人减少了很多。只有周末,寒暑假、开学时,人才会多点。”

  笔者了解到,相比前几年,书店生意的确难做了。这主要是受网络销售渠道,以及电子书发展的影响,也有人说,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可支配用于看书的空闲时间愈加减少。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有妙招

  那看书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吗?笔者了解到,也有数十年坚持每天阅读的书迷朋友。市作家协会会长过承祈正是那么一位执着的老书迷。每天早上上班前1个小时,过承祈基本都会用于阅读。阅读的书籍必须是纸质书,多数是文言文,自己的书籍大多不外借,这些都是这位老书迷的阅读“怪癖”。

  过承祈介绍,自己阅读时,看到有感触时总爱用红笔在书籍上做好批注,这些是电子书无法满足自己的,因此自己基本不看电子书,也舍不得将书籍借阅给别人。

  “阅读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了。”过承祈介绍说,阅读是那么地有意义,希望大家还是能够保持下去。

  那如何培养这份阅读习惯呢?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姚老师介绍,学校和家长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两方面力量。从去年开始,实验小学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向学生推介必读书目。在平时,开展不定期的读书阅读活动:开展手抄报评比,让学生将自己阅读中喜欢的文字段落抄写下,制作成手抄报,进行展示;开展活动,让学生将古典名著中的片段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再演绎;举行班级读书会,学生在会上讲故事、评论书中人物等。

  “通过这些多种方法,我们学校学生的书籍阅读量增加了不少,有的学生一年有看了20多本。他们的读书兴趣也增强了。家长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起到作用,有的家庭读书氛围浓厚,家长每天都会陪着孩子一起看书,这样孩子阅读书籍的兴趣也会逐渐更浓。”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1 逛书店的人少了
看书的时间没了
2015-04-17 3849101 2 2015年04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