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破案笔记
就像福尔摩斯小说
林杨 陈正明/文
林杨 陈正明/文
从警17年,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先后主办或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0多起,其中有300多起是命案,他就是义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朱智琴。
厚厚的一摞破案笔记记载着他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也承载着他对每起案件的付出与心血。案子破了,将破案过程做个总结,记录下来,这是朱智琴多年的习惯。这些年来,破了那么多案子,他一个没落,都有详细的记录。翻开他的笔记,细细读来,感觉不亚于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
读过《福尔摩斯探案》的人都知道,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上精密严谨的推理分析,是福尔摩斯屡屡破案成功的法宝。一个脚印、一撮烟灰、一处笔迹以及案中人的不经意间叙述,都可能成为他侦破的重要线索。当然,除了具备这些素质之外,还需要一点侦探特有的灵机乍现。
在办案时,朱智琴常会 “灵光一闪”,他认为这是一种直觉,其实这种直觉源于他长期刑侦工作经验的积累。
一个在街上流浪的精神病人,竟然被人刺了数刀后死了。谁会对一名精神病人下毒手?他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
这样的案子本身就让人匪夷所思,如果按照常理推断,也许会离答案越来越远。
案发后,办案民警快速圈定了排查范围,然而逐一排查后却毫无进展,围绕该案的所有线索都断了,案件侦破一时陷入了僵局。
“答案可能就在现场,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外围突破无望,朱智琴又独自一人回到现场仔细搜寻。在死者的床铺边上,他发现了一堆呕吐物,呕吐物的成分是面条、肉末,还有一股重重的酒精味。这些食物残渣属于被害人还是另有其人?直觉告诉他,这堆呕吐物一定和流浪汉的死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了这一大胆的推断,朱智琴重新整理思路,并有针对性地对街上的面馆一一排查,终于找到了一条重要线索:一名姓毛的男子在案发地附近的面馆吃过面,并喝了酒。
事实证明朱智琴的推断是正确的。毛某醉酒后到现场撒尿并呕吐后,与流浪汉发生争执而引发了命案。
有时候,破案也需要运气,可运气不会凭空而来,它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几年前,义乌市苏溪镇某服装厂发生一起血案。一名被厂里开除的员工因为与老板娘的私人恩怨,手持菜刀将老板娘砍死后逃离现场。
案情并不复杂,嫌疑人彭林的身份也已明确,当务之急是尽快将嫌疑人抓捕归案。然而,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的嫌疑人并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追捕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案发后的几个月,案情终于有了一线转机。民警发现嫌疑人彭林的一张银行卡里突然存进了一笔钱,地点在福建漳州。获悉此线索,朱智琴和同事立即赶去漳州。在银行部门的帮助下,他们查看了有关监控录像。“就是他!”录像中一个背斜挎包的男子和彭林的形象几乎一致。自此,这个“斜挎包”姿势深深地印在了朱智琴的心里。朱智琴如同着了魔似的,开始没日没夜地寻找。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斜挎包”似遁迹一般杳无音讯。一个月后,彭林的银行卡又多了一笔存款,此次地点在晋江。虽然找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无所获,可朱智琴坚信彭林就在这附近,只是在和他捉着迷藏。
一天,朱智琴和同事开车来到晋江某小区附近,坐在前排的朱智琴扫视着过往的行人,突然,一个背包男子从车旁闪过。“和彭林‘斜挎包’的姿势一模一样!难道是他?”朱智琴猛叫一声:“快,快调头!”车子一个调头,停在男子身边。经查,该男子并非彭林,只是街头贴小广告的。“这不是‘大个子’吗?”当朱智琴拿出彭林的相片,该男子一眼就认了出来,他说彭林几分钟前还和自己在一起,身上的包还是他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半小时后,只见三个男子从小区转了出来,“彭林!”其中一个男子条件反射地回应了一声……“你们怎么可能找到我呢?”彭林疑惑不解。可彭林未曾想到,为了尽早将其抓捕归案,朱智琴常常整天坐在监控前,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观看那几十秒钟的录像,他的形态、走路姿势、背包特点早已烂熟于心。
“干一辈子刑警,做两辈子事,苦三代人”。有人这样戏称刑警这个职业。在朱智琴看来,虽没那么夸张,但也是对刑警生活的真实写照。
“选择当刑警,就注定要过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朱智琴说当刑警是他的理想。这么多年虽然历尽千难万苦,但他始终不因当初的选择后悔。
2003年,义乌祠林小区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特大杀人案,三口人在家中被害,仅剩一双住校儿女幸免于难。“当初案发现场的惨状我还历历在目,案子不破无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11年间,朱智琴和参与办案的民警从未放弃对案件的侦查。也许是他们的执着感动了上苍,11年后,这起案件终于成功告破。
朱智琴告诉记者,为了调查线索,专案组曾经两次北上,在齐齐哈尔市待了整整3个月。当时齐齐哈尔正值隆冬,民警们冒着零下20℃的低温走访调查。“大家都是南方人,以前从未想象过零下20℃是什么样子,仿佛呼出的气都会瞬间结成冰。然而,为了早日将案子查个水落石出,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案子告破的那一天,朱智琴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
今年春节,为了侦破一起凶杀案,朱智琴和队友辗转浙、赣、黔三省抓捕嫌犯。贵州山区地形复杂,交通落后,生活简陋,朱智琴和队友每天靠吃泡面充饥。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朱智琴和队友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下“战斗”,凶手抓到了,年也过完了。
“虽然因为办案错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但我不后悔。案子破了,我才感到是最幸福的事。”朱智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