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5版:今日下沙·大学城

自媒体时代
校园媒体如何转型

  近日,浙江省高校校园媒体高峰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丽水学院等20余所高校的150余学生记者围绕“自媒体时代,校园媒体究竟如何转型”进行讨论。

  “自媒体是怎么产生的?是玩出来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蔡国栋的话,让台下同学大吃一惊,“facebook就是哈佛大学的学生通过玩花名册玩出来的,起初在哈佛大学试用,后来才推向了世界。自媒体就是要玩,谁玩转了,谁就是赢家。”

  蔡国栋为大家介绍了成为赢家秘诀,“心态、方法和工具。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要讲真话,讲人话,讲笑话,才有人听。在自媒体时代,不能全以内容为王,要以受众为主,以‘我’为主”,要提供有趣、有用、有料的内容才会有粉丝。”

  “不承认落伍,就永远无法融入新媒体。”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徐洲赤认为,“互联网最根本的特性,就在于所有内容都是由用户自己创造的。相比传统媒体来说,内容是无限的。”

  徐洲赤拿《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例,这本世界上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已经在2012年转成电子版,“现在几乎所有词条都能在互联网上搜到,而且不比专家编撰的要差。这就是互联网,是由大家一起创建的库,用户在其中既是使用者,也是创造者,所以注重用户体验是做好新媒体很关键的一点。”

  “传统媒体要积极融入新媒体,要保持传统媒体的特性,平台要开放,这样校园媒体才能很好地完成转型,融入新媒体的大环境中。”徐洲赤建议。

  会上,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丽水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近10所高校的学生记者,分别介绍了校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建设情况和新媒体使用情况,提出要建设好校园新媒体,必须进行清晰的媒介定位和准确的受众分析,做好搭建平台、组建团队、精心策划、联盟联动等各项工作,努力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校园新媒体。

  现场还举行了“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宣誓仪式。各高校派一名代表上台,手持印有“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 我倡议、我践行”字样的牌子,一起庄严宣誓“勇担媒体社会责任、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学做网络知识达人、争当网络文明使者”。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会要用好新媒体、传播正能量。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李佳琪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大学城 q0005 自媒体时代
校园媒体如何转型
2015-05-21 3887964 2 2015年05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