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i0007版:富阳生活

牛肉的不同吃法

  却说美食团东奔西跑,上山下乡,走街串巷,即品了大酒店的山珍海味,也尝了农家乐的土菜佳肴,连路边普通饭店的一锅鲜也不放过,倒吃出点名堂来,成员似乎个个成为美食家,但我们永远不想当专家,我们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吃”家。菜肴的美当然需要,但对于大众来说,吃过后抹下嘴唇说,这顿吃得真落胃却是最为重要的。说到菜肴的品种,据我的经验,每个饭店鱼是必推的,然后是神仙鸡神仙鸭之类的,海鲜当然是好东西,但太贵,接下去便数牛肉了。牛肉是好东西,价格也适中,请人吃饭,弄一盘上桌,面子上就好看了。

  如果满桌以牛肉为主,该是怎么的美味?我们曾经在龙门品评过“掏牛锅”,今天,又一次吃到了全牛席,不过它与龙门的“掏”又自不同。龙门的“掏牛锅”讲究的是“掏”,先上来一锅牛骨,许多双筷子一齐往锅里掏,掏出一块心爱的,吃起来自是特别鲜美,待掏得差不多了,再浇进煲汤,这时候,大家的肚里有了东西,才慢下心来慢慢品尝。而这家位于育才西路上的“正宗黄牛肉馆”饭店,却是先缓后急,先上来的是一锅汤,冒着热气,略黄的汤水里只飘着二三片西红柿及大蒜,味香而不油腻。这汤甚有讲究,必选贵州六盘水的黄牛(这些黄牛采用放养的方法,整天价在山上觅食,练得一身好筋骨),宰杀后取其新鲜牛杂,配以药枣、枸杞、当归等三十多种中药熬制三天才能上桌。看上去简单,只飘着淡淡的牛肉味,那香味细微,若隐若现,似乎躲在角落里的花儿,又似乎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味。时候正是深秋,穿单衣有点凉了,盛一碗喝下去,胃里暖暖的,四肢百骸也舒服起来。

  勾起胃口后,上来了一盆盆已烧成七八分熟的牛肉、牛肚、牛筋、牛鞭及一些碧绿的蔬菜……接下来的吃法就与普通的火锅相似,因为盆里的食材都已烧熟,所以一放进沸腾的汤里,不消多少时候即可入嘴。这时候是不需要矜持的,需要的是狂风暴雨般的手起手落,当然最好就着微凉的啤酒吃,那种滋味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我一直认为,中国人与西方国家饮食上的最大区别应该就是火锅了,比如吃牛肉,西方人用刀叉,轻切慢咽,不时喝口红酒,绅士是绅士,哪里像我们,倒进去满满的一大盆,十多双筷子在一个锅里搅拌、寻觅,吃得满头大汗,到最后吃的不过是一种气氛,是一种兄弟情义的山高水长。 王建潮


钱江晚报 富阳生活 i0007 牛肉的不同吃法 2015-10-16 钱江晚报2015-10-1600007 2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