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四进”活动
全民饮茶,乐享生活
徐文波 张文雅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而茶产业历来也是临安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倡导茶为国饮、全民饮茶,我市茶文化“四进”活动正在稳步推进中。
茶为国饮
杭为茶都,临为茶源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历经五千年的兴起、发展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节俭、淡泊、朴素、廉洁”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经济、科技、交通、通讯等的发展,一方面,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里,成为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茶也走出国门,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国际友人眼前,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茶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国饮。
杭州是座有着茶韵的城市,西湖龙井、天目青顶、千岛玉叶等在内的杭州十大名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早在宋代,喝茶就已经成为了当时杭州百姓的潮流。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杭州目前仍有大大小小的茶馆遍布在街头,是市民、游客消遣娱乐的好去处。2005年,杭州获得了“中国茶都”的称号,其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科学饮茶”的氛围日益浓厚,临安的茶产业也在稳步地提升发展。为了更好地弘扬茶文化,我市打出了“杭为茶都、临为茶源”的品牌。
据临安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及秘书长许立新介绍:“临为茶源”是在“杭为茶都”基础上提出的,这两句话必须要结合起来。“杭为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招牌就是杭州龙井,这一块招牌和临安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首先,现代人普遍认为杭州龙井茶的开山鼻祖是北宋的辨才法师,而这位著名的辨才法师是临安於潜人,于北宋熙宁七年的时候移居西湖龙井寿圣园(今龙井寺),并在此开山种茶,煮茶论道,以茶会友,吸引了一大批名流雅士,龙井茶因此而扬名。
其次,龙井茶产地之一梅家坞,相传是由临安东天目梅家村梅福的一支后裔移居过去的。这就是“临为茶源”的出处。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有着好山好水好器的临安似乎天然就是蕴育茶文化的摇篮。其中,天目云雾茶(天目青顶)的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技艺、昌化民歌作为传统音乐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顺溪大方茶作为传统技艺成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涉茶“非遗”也很好地诠释了“临为茶源”这句话。为了更好地打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临为茶源”这一品牌,临安市还为这三句话做了一个公益广告片。
茶文化“四进”活动
接地气走进群众
为了普及茶文化知识,让“茶为国饮”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全民饮茶,乐享生活。以弘扬“清、敬、和、美”为核心的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的“四进”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进行中。临安市的各类茶会活动也百花齐放。
许立新向我们介绍了临安市茶文化研究会近年来举办的活动。比如与杭州茶博会同步开展活动,在广场上举行“斗茶”活动,展示茶文化,并开展各类讲座向市民普及茶文化知识;比如编排“天目茶道”原创情景剧,接地气走进群众,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比如与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合作拍摄天目茶谭茶文化“四进”宣传片,一共24集,每集15分钟,将在临安电视台上轮回播放,同时准备在公共交通上投放;比如定期举办敬老茶会,借茶传孝,在弘扬传统茶文化的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尊老爱老的民族美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比如开展茶文化进社区,举办社会茶艺培训班,培养茶艺人才,让更多的居民不仅仅是喝茶、品茶,也有机会学习一些类似玻璃杯茶艺、盖碗茶艺和壶泡茶艺等内容的基本茶艺。
茶文化“四进“活动,促进茶文化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提高茶文化的受众面,使更多的人懂茶、泡茶、品茶、喝对茶、喝好茶、养成健康消费、科学饮茶的良好习惯。
培养饮茶习惯
享受休闲慢生活
在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今天,我们忙于工作、忙于学习,经常忘记生活的真正乐趣所在。然而,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学会放松,学会自我调节,沉淀心情,追求休闲的品质慢生活。
许立新说,现在的年轻人,在万众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一天到晚努力工作,但是该放松的时候还是要放松下。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泡一杯清茶,与二三好友聊聊天,亦不失为一种放松心情,感悟生活的好方法。还有就是应该从小培养小孩子喝水、喝茶的习惯,现在的小孩子经常贪图一时的爽快,喜欢喝饮料,家长也不怎么管,这样其实是不好的。从小培养孩子喝水、喝茶的兴趣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可以帮助修身养性,培养气质。不仅如此,急躁的时候、受委屈的时候、遇到棘手事情的时候,都可以泡一杯茶,静静地思考,说不定就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