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之慈,货真价实
喜获“中国慈孝文化之乡”
董孝子母慈子孝的传说,让一个小县城全国闻名,它也因此取名为“慈溪”,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慈孝”命名的县级市。
千年以来,董孝子的孝行风范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慈溪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人们,慈溪把慈孝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夯实基础、整合资源、激活全员,让“慈孝、慈善、慈爱”的“慈文化”落地生根。
1700多年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慈溪“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名号,慈溪的“慈文化”蓝图刚刚开启。 本报通讯员 卢萌卿 周敏杰 本报记者 邹洪珊
慈孝
居家养老列入政府实事工程
慈溪得名与“慈孝”有关,源自东汉的董孝子。唐代建县时,乡人因为景仰董孝子母慈子孝的传说,便将“慈溪”定为县名。此后,经过1700余年的衍化、流传,董孝子的传说逐渐糅合进了历代慈溪民众的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
慈溪将居家养老服务列入慈溪市重点实事工程中,实施启动了千万元敬老爱心工程、五千万元乡镇敬老院二年改(扩)建工程、三亿元阳光老年城建设等“夕阳红”工程,构建起“低保”、“五保”、“土保”、“医保”及老年弱势群体帮扶机制等社会保障体系。
截至目前,慈溪市级财政共投入2324.4万元,为6万余名老人提供餐饮、生活照料、家政打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并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点309个,19个村(社区)老年食堂,4个村级餐饮供配服务点。
慈溪市镇两级也投入1.2亿元用于养老机构改造工作,目前有2家市级国办养老机构,13家镇级公办养老机构。今年,慈溪启动“关爱空巢老人暖心行动”,建立空巢老人爱心档案,结对帮扶,为孤寡老人送去心理慰藉和物质帮助。
慈爱
867支志愿服务队覆盖全城
作为该市慈文化实践基地的掌起镇阳光托养中心,是一家集养老养残功能于一体的民办非盈利机构,目前入托残疾人近40人、入住老年人30余人,是宁波唯一一家全国“阳光家园”示范机构,也是全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民办服务机构。该中心推出“8+X”阳光公益岗计划,陪聊、洗护、义诊等8个岗位一经公布,中心电话立即爆棚,“目前大部分岗位已被认领,慈航公益服务队、钱海军志愿者服务队等争着结对,还有很多市民来对接项目。”
掌起镇阳光托养中心只是慈溪志愿者“慈爱”的一个缩影。截止目前,慈溪全市范围内共有网上注册志愿者3.5万人,志愿服务队867支,市级专业志愿服务队25支,社区(村)志愿服务站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区。
慈溪志愿者服务正在向社会化迈进。在市级层面,建设启用了450平方米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在村镇层面,慈溪已建社区(村)志愿服务站323家,志愿服务基地76个,为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夯实了组织基础。
慈善
8.28亿善款铸六星慈善城市
2014年8月“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北京发布,慈溪市成为全省唯一被评上六星级慈善城市的县级市。至今,慈溪全市已有推荐当选“中国好人榜”好人、浙江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宁波市道德模范、“宁波好人”、“感动慈溪年度人物”等各类道德典型177人次。
慈溪的一大批企业家,也不忘回报社会,孜孜不倦地为慈善事业作奉献。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为慈善公益事业捐款累计已突破6000万元。方太公司茅理翔捐资200万元建造敬老院,累计为福利事业捐资1300万元,连续两年登上《福布斯》慈善榜。
来自慈溪市慈善总会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慈溪累计募集善款8.28亿元,用于助学、助医、助老、助残、助公益、赈灾等方面的救助支出达到了5.24亿元,36.9万人次受助。2014年,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得“中国城市慈善公益指数”六星级慈善城市殊荣的县级市。